题丁氏堂六言四首(其一)

妙喜何曾断取,竺峰几日飞来。

乞与溪山暮宿,都教浓翠成堆。

形式: 六言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禅宗哲思的融合。首句“妙喜何曾断取”,以“妙喜”二字开篇,既点明了诗中所蕴含的禅意,又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仿佛在说世间美好的事物从未断绝,值得我们去发现和品味。接下来,“竺峰几日飞来”一句,通过描述远处山峰的动态美,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那山峰是时间的使者,带着岁月的故事缓缓而来。

“乞与溪山暮宿”则将视角转向了眼前的自然景观,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在溪流与山峦间度过一个宁静的夜晚,享受这份难得的和谐与安宁。最后,“都教浓翠成堆”一句,以“浓翠”形容山色之深绿,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仿佛所有的绿色都汇聚成了一个巨大的、令人沉醉的堆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与壮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融入了禅宗思想中的空灵与超脱,引导读者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题丁氏堂六言四首(其二)

杯觞竞照群玉,衣袂常沾翠岚。

不怕峰前路滑,石头是我同参。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题丁氏堂六言四首(其三)

总自胸中描出,不妨怪怪奇奇。

雁荡龙湫彷佛,鸾翔凤舞参差。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题丁氏堂六言四首(其四)

翠峰欲并眉妩,艳蕊难争脸红。

昔日寒年枯木,何如此个家风。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题徐次游通判小隐堂二首(其一)

遮藏得到中兴日,觞咏仍陪小隐仙。

曲径画栏春几许,竹花人月四婵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