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桑海和蕙风为象征,描绘了世间沧桑与自然流转的宏大景象。"桑海有涯殊浩荡",桑田沧海的变化无穷,展现出时间的漫长与宇宙的广大;"蕙风无动任飘飖",轻柔的蕙风吹过,不问兴衰,象征着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起伏。诗人提醒读者不必深究千年的兴废,只需关注事物的盈亏变化,如同潮起潮落。
"方听民间歌道化",诗人倾听百姓的声音,关注社会教化,体现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治理的思考。然而,"何为天际想归桡",他又质疑为何在天边还会有思归之情,暗示人不应过于执着于归宿,应随缘自在。
最后两句"当知得意无南北,随向生成似玉杓",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即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不在于地理位置的南北,而在于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如同玉杓般自然而然地生成,寓意人生境遇不论南北,都能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整体上,这首诗寓哲理于景物之中,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