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懿皇太后哀挽应制二首(其一)

国启重雍祚,天推太极尊。

夏祠今化石,尧母旧题门。

不待寒泉养,空流渭水恩。

烝哉王者孝,别庙奉姜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国家开始恢复繁荣,上天推崇至高无上的地位。
夏朝的祭祀如今只剩下遗迹,尧的母亲故居仍有题字的门。
不再需要寒冷泉水滋养,只让渭河水流淌以示恩典。
伟大的君王展现出孝道,特别设立庙宇供奉姜嫄。

注释

国:国家。
启:开始。
重:恢复。
雍祚:繁荣昌盛。
天:上天。
推:推崇。
太极:至高无上。
尊:地位。
夏祠:夏朝的祭祀遗址。
化石:遗迹。
尧母:尧的母亲。
旧题门:旧有的题字门。
寒泉:寒冷的泉水。
养:滋养。
空流:空自流淌。
渭水:渭河。
恩:恩典。
烝哉:伟大啊。
王者:君王。
孝:孝道。
别庙:特别庙宇。
奉:供奉。
姜嫄:姜嫄,古时传说中的母亲神。

鉴赏

这是一首颂扬皇太后的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开篇"国启重雍祚,天推太极尊",通过对皇权和宇宙秩序的描绘,表达了皇太后地位崇高、受人敬仰的形象。紧接着"夏祠今化石,尧母旧题门",借用古代圣君尧的母亲和夏朝的祭祀来比喻皇太后的德行和影响力,暗示她如同古代贤明的先祖一般,被后世所铭记。

"不待寒泉养,空流渭水恩"一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似乎在说皇太后的恩泽如同清澈的溪流,不需等待任何条件便自然而然地滋润着万物。这里的"渭水"还可能指代古代贤臣管仲所处之地,暗含对皇太后智慧和政策的赞赏。

最后两句"烝哉王者孝,别庙奉姜嫄",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皇太后的孝道和敬仰之情。通过设立专门的祭庙来供奉她,显示出对她的崇高敬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宋祁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感,使人读之有所思,有所感。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庆历初召为学士岁馀罢久之出守凡三十年还拜承旨感而成咏

十八年前玷玉堂,当时绿发此苍苍。

伤禽纵奋愁疮重,厩马虽还笑齿长。

薰罢山炉飘暗烬,漱馀铜碗冰寒浆。

须惭清切銮坡地,不是吾人得性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当直偶题所见

凛序闲缇籥,轻寒著黼帷。

仙盘迎日早,温树得霜迟。

风触趋朝佩,霞缠放仗旗。

殿廊聊暴背,谁讶子云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成都

风物繁雄古奥区,十年伧父巧论都。

云藏海客星间石,花识文君酒处垆。

两剑作关屏对绕,二江联派练平铺。

此时全盛超西汉,还有渊云抒颂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扬雄墨池

宅废经池在,人亡墨溜乾。

蟾蜍兼滴破,科斗共书残。

蠹罢芸犹翠,蒸馀竹自寒。

他杨无可问,抚物费长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