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表兄军倅

卢橘花香拂钓矶,佳人犹舞越罗衣。

三洲水浅鱼来少,五岭山高雁到稀。

客路晚依红树宿,乡关朝望白云归。

交亲不念征南吏,昨夜风帆去似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卢橘花开香气飘过钓鱼石边,美人还在身着越地的轻纱翩翩起舞。
江中的鱼儿因水浅难以到达,五岭山脉高峻,大雁也很少飞过。
旅人的道路傍晚时分依靠红树休息,家乡的方向早晨总望着白云期待回归。
亲戚朋友并不想念远征南方的官员,昨晚的船帆疾驰而去,像飞一般快。

注释

卢橘:一种岭南特产的水果,这里代指南方的美景。
钓矶:钓鱼的地方,通常在水边。
越罗衣:越地(今浙江一带)生产的精细丝绸衣物。
三洲:泛指江中的三个洲屿。
鱼来少:形容水浅鱼不易生存。
五岭:古代中国南方的五个山脉。
雁到稀:形容山高使大雁难以飞过。
客路:旅途之路。
红树:秋季变色的树木,给人温暖的感觉。
乡关:故乡或家乡。
白云归:以白云比喻思乡之情。
交亲:亲戚和朋友。
征南吏:前往南方征战的官员。
风帆去似飞:形容船行驶得非常迅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卢橘花香、佳人舞越罗衣,都烘托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然而,三洲水浅鱼来少,五岭山高雁到稀,则显现出一种淡远之感,水质清澈却不见鱼影,山高而雁过甚少,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离别的哀愁。这种自然景物与人事变化之间的对比,更深化了诗中离别情怀。

客路晚依红树宿,乡关朝望白云归,是诗人旅途中的真实写照,红色的树木似乎在映照着诗人的孤独和忧郁,而朝望白云,则是诗人心中的思念之象征。

最后两句“交亲不念征南吏,昨夜风帆去似飞。”则是在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不舍。征南吏可能是诗人要前往的地方,而昨夜的风帆则像是带走了诗人的思念,去了似飞,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急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是唐代诗人许浑在异乡漂泊中的真实写照。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听歌鹧鸪辞

南国多情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

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岭头人未归。

响转碧霄云驻影,曲终清漏月沈晖。

山行水宿不知远,犹梦玉钗金缕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吴门送客早发

吴歌咽深思,楚客怨归程。

寺晓楼台迥,江秋管吹清。

早潮低水槛,残月下山城。

惆怅回舟日,湘南春草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吴门送振武李从事

晚促离筵醉玉缸,伊州一曲泪双双。

欲携刀笔从新幕,更宿烟霞别旧窗。

胡马近秋侵紫塞,吴帆乘月下清江。

嫖姚若许传书檄,坐筑三城看受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怀旧居

兵书一箧老无功,故国郊扉在梦中。

藤蔓覆梨张谷暗,草花侵菊庾园空。

朱门迹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

楚水吴山何处是,北窗残月照屏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