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繇先辈石门山庄

花亭野客眠云醉,药圃家童蹈月锄。

形式: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首句“花亭野客眠云醉”,以“花亭”为背景,点明了地点的雅致与自然之美。“野客”则暗示了诗中人物的不拘一格,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眠云醉”三字,生动地描绘出人物在云间小憩,仿佛与云同醉的情景,既表现了人物的超脱与闲适,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

次句“药圃家童蹈月锄”,将视线转向一处药草园,这里同样充满了自然的气息。通过“家童”这一角色,展现了隐居生活中的日常劳作,但“蹈月锄”三个字,赋予了这一劳动场景以诗意,仿佛在月光下耕作,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舞的艺术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美好意境。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泛潇湘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

形式: 押[真]韵

送广利大师归江东

楚山枫老楚江清,笠挂高帆浪注罂。

真性本无前后际,叶舟谁问去来程。

忘机每与鸥为伴,息念应怜月共明。

想见家山诸弟子,盛誇新赐大师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南雁荡

山呈图画水鸣弦,石室丹台别有天。

官况屡来忘是客,凡襟洗去欲成仙。

祇因紫绶羁尘海,须把黄花种玉田。

药径云关堪驻迹,钓矶风月不须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延福院

洞口花开新佛寺,岭头苔锁古仙坛。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