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丹不成

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

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

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

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

夜半忽风雷,烟气满寥泬。

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

捧腹付一笑,无使心脑热。

要整钓鱼竿,再斫秋筠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炼制丹药的过程和感受。"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表明了对材料的精确要求。"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则形象地描述了丹药的微妙变化,从极轻到极重,体现了炼丹过程中物质状态的巨大转变。

"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通过鲜明的比喻,展示了丹药在不同阶段的颜色变化。"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则表现出炼制过程中的神秘性和保密性。

"夜半忽风雷,烟气满寥泬"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炼丹中偶然发生的奇异景象。"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形容了对这种神秘体验的难以言表。

"捧腹付一笑,无使心脑热"则表明了面对如此奇特经历时作者的心态,从容不迫,不为外界干扰。最后两句"要整钓鱼竿,再斫秋筠节"可能是比喻地表达了继续追求、不断修炼的决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炼丹过程和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内丹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体验。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皇初平故隐

昔日登山愿,今年破夏偿。

乘壶斟雪白,独酌判昏黄。

有许松俱老,皆为鹤所房。

能多云擘絮,若个石为羊。

怀古兴三叹,凭高眺八方。

归归天籁起,一我正诗狂。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相思

萧瑟兮枫林,呜咽兮岩泉。

于此明月夜,拨动相思弦。

音容尚如昨,恩爱空自怜。

天风吹广寒,夜露飘飞仙。

夫岂不垂念,孤凤谁与眠。

人生亦客寄,胡不俱死遄。

使我向阑干,泪雨如涓涓。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秋风变

一从佳人去,念念思杳魂。

顷刻不离怀,梦寐常温温。

幽人非好色,脂粉何万群。

良马只一鞍,好花只一春。

流水去不返,青霄徒白云。

香魂在九泉,夫岂不酸辛。

人间尚寂寂,阴府复何言。

造物略不悲,苍天不我怜。

南风复西风,景物易变迁。

独有一寸心,朝暮佳人边。

幽冥不可诘,宁忍度岁年。

此身当如何,何当委荒烟。

若夫世间人,岂知道义坚。

孤然不自惜,怅望瑶台仙。

置之勿复道,时时泪涟涟。

不堪酒醒时,月下与风前。

有梦梦不成,所思长县县。

万里亦可到,一死今杳然。

相忆而自叹,苍天复苍天。

形式: 古风

秋思

万蠢惧寒皆向蛰,千岩凉风舞黄叶。

雨痕印水如撮缬,虫声入夜如弹镊。

酒浇心绪转悽怆,带减腰围增瘦怯。

梦向西湖采芙蓉,觉来山外青猿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