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苦雨经旬久,溟濛势未收。

细声来短盖,横点透重裘。

涧曲水流急,峰深云气浮。

此行吾自喜,所念老农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宋朝李昭玘的《久雨》,描绘了连绵不绝的雨水景象,细腻地展现了雨声、雨势以及雨中景物的变化,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现象与农事的深切关怀。

首联“苦雨经旬久,溟濛势未收”,开篇即点明了雨势之长且未减,以“苦”字渲染出雨水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困扰,而“经旬久”则强调了时间之长,“溟濛”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雨雾蒙蒙的状态,暗示雨势之大。

颔联“细声来短盖,横点透重裘”,进一步描绘雨的细微与密集。雨声细密,仿佛从伞下轻轻飘落;雨点横飞,穿透厚重的衣物,生动地展现了雨的形态与力度。这里通过听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雨的细腻与湿润。

颈联“涧曲水流急,峰深云气浮”,转而描写雨后山间景象。山涧中的水流因雨水而变得湍急,山峰深处云雾缭绕,云气随风浮动,展现出雨后山林的清新与生机。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雨后万物复苏的寓意。

尾联“此行吾自喜,所念老农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欣赏雨后美景的同时,诗人也感同身受于老农对连绵阴雨可能带来的农作物受损的忧虑。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展现了他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体现了古代文人兼济天下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是一首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97)

李昭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峰閒步

足健会真赏,眼明逃世纷。

风烟入诗画,杖屦逐僧云。

水阔天疑尽,峰寒日易曛。

羁人正愁思,城角不堪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登龙游寺

飞构起崔嵬,江晴宿雾开。

风幡两州见,花供四天来。

日月依峰转,鱼龙触石回。

蓬壶在何处,更拟上层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过虹县有作

老态倦羁旅,不堪行舸催。

风高鸟横度,汀转树交回。

雨过雾犹湿,春寒花未开。

楚伧如见问,不为米南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过淮

东风吹雨过淮滨,草木精神一番新。

雁起沙堤烟隔水,寺藏松崦塔招人。

荡胸长忆江湖月,眯眼曾嫌京洛尘。

谁道南来少知识,向人修竹特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