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苏鍊师

两鬓苍然心浩然,松窗深处药炉前。

携将道士通宵语,忘却花时尽日眠。

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

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两鬓斑白但内心豪迈,在松木窗下的药炉前度过时光。
与道士彻夜长谈,忘记了赏花的时间,整日沉睡。
明亮的镜子懒得打开,常常闲置在匣中,想弹奏素琴却已断了半数琴弦。
还嫌庄子的文章太过冗长,只读了《逍遥游》的六七篇而已。

注释

两鬓:指两鬓头发已经斑白,表示年纪已大。
苍然:形容颜色深,这里指鬓发灰白。
心浩然:内心豪放不羁。
松窗:以松木为窗,常用来形容隐居或修道的环境。
药炉:炼丹制药的炉子,常与道教修炼有关。
携将道士:与道士一起。
通宵语:彻夜长谈。
忘却:忘记。
花时:花开的季节,代指美好的时光。
明镜懒开:不愿或懒得打开镜子看自己的容貌。
长在匣:长时间放在匣子里,未被使用。
素琴:没有装饰的古琴,象征高雅的音乐。
半无弦:琴弦断了一半,无法弹奏。
庄子:古代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词句:文章的言辞。
逍遥六七篇:《庄子》中的《逍遥游》篇章,共有六章,此处可能表示并未全部阅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两鬓苍然心浩然"表达了诗人头发斑白、心境宽广的状态,显得非常的从容与自然。"松窗深处药炉前"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安详的氛围。

"携将道士通宵语"和"忘却花时尽日眠"表明诗人与道士彻夜长谈,忘记了时间,甚至于不再关注世俗的红尘纷扰。"明镜懒开长在匣"暗示了一种对外界美好事物已不再有太多欲求,只是偶尔才会去欣赏。

"素琴欲弄半无弦"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想要奏乐,但却没有完整的琴弦,寓意着一种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心态。最后两句"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显示出诗人即便是在阅读古籍时,也只喜欢那些简约而能让人得到解脱的章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赠邻里往还

问予何故独安然,免被饥寒婚嫁牵。

骨肉都卢无十口,粮储依约有三年。

但能斗薮人间事,便是逍遥地上仙。

唯恐往还相厌贱,南家饮酒北家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侯三郎中

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

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

幸有琴书堪作伴,苦无田宅可为邻。

洛中纵未长居得,且与苏田游过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皇甫六张十五李二十三宾客

昨日三川新罢守,今年四皓尽分司。

幸陪散秩闲居日,好是登山临水时。

家未苦贫常酝酒,身虽衰病尚吟诗。

龙门泉石香山月,早晚同游报一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皇甫宾客

轻衣稳马槐阴路,渐近东来渐少尘。

耳闹久憎闻俗事,眼明初喜见闲人。

昔曾对作承华相,今复连为博望宾。

始信淡交宜久远,与君转老转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