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皇甫宾客

轻衣稳马槐阴路,渐近东来渐少尘。

耳闹久憎闻俗事,眼明初喜见闲人。

昔曾对作承华相,今复连为博望宾。

始信淡交宜久远,与君转老转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赠皇甫宾客》。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淡然态度。

“轻衣稳马槐阴路,渐近东来渐少尘。”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景,诗人穿着轻便的衣服,骑着马缓缓前行,在槐树的阴凉下,随着向东行进,周围的尘土也逐渐减少。这里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旅途中的宁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耳闹久憎闻俗事,眼明初喜见闲人。” 这两句则透露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长时间以来,耳边充斥着各种喧嚣和烦扰,使得诗人对此类事情感到反感;而一旦眼睛明亮起来,看见那些过着闲静生活的人时,却感到初次的快乐。

“昔曾对作承华相,今复连为博望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过去与友人共同承担重要职位,如今再一次成为联系广泛、有远大抱负的宾客。这里的“承华”和“博望”,都暗示着一种高贵和宽广的心胸。

“始信淡交宜久远,与君转老转相亲。”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看法,即认为淡然处世、不求名利的交往更能长久。与朋友一同经历时光的流逝,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变得更加亲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淡然生活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赠皇甫庶子

何因散地共徘徊,人道君才我不才。

骑少马蹄生易蹶,用稀印锁涩难开。

妻知年老添衣絮,婢报天寒拨酒醅。

更愧小胥咨拜表,单衫冲雪夜深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草堂宗密上人

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

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

尽离文字非中道,长住虚空是小乘。

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赠诸少年

少年莫笑我蹉跎,听我狂翁一曲歌。

入手荣名取虽少,关心稳事得还多。

老惭退马沾刍秣,高喜归鸿脱弋罗。

官给俸钱天与寿,些些贫病奈吾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其一)

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

恭闻褒赠诏,轸念在与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