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其一)

百年忠愤,无泪洒江濆。曹刘事,埋露草,锁烟榛。

哭英魂。

此恨谁知者,时把剑,频看镜,徒自苦,拳破裂,眼眵昏。

从古时哉去速,鄹人子、反袂伤麟。

望家山何在,衮衮已鞶缨。欲刬还生。猛堪惊。

膏肓危病,宁有药,针匕具,献无门。

荆州启,条旧画,汉将军。已不存。

便合囊封去,仓庾地,尚间关。

此不用,心漫有,恐无干。

人世欢哀数耳,天或者、又假人言。

又一番春尽,高柳暗如云。梦断重阍。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鉴赏

这首《六州歌头》(其一)是宋代词人黄机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感慨,以及个人的忠愤之情。开篇"百年忠愤,无泪洒江濆",以百年积郁的忠义之愤,却无法通过泪水排解,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的内心痛苦。接下来,词人借曹刘之事,象征着英雄的陨落和历史的沉寂,"埋露草,锁烟榛",暗示了英雄们的遗志被遗忘在荒草丛中。

"哭英魂"直接抒发对逝去英雄的哀悼,"此恨谁知者"则表达出无人理解的孤独。词人通过"剑"和"镜"的意象,展现自我审视与无奈,"徒自苦"四字揭示了内心的挣扎。"拳破裂,眼眵昏"进一步强化了词人身心的疲惫。

下片转而反思历史的无情变迁,"鄹人子、反袂伤麟"引用典故,表达对英雄不再的哀痛。"望家山何在"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权贵的讽刺。"欲刬还生"揭示了现实的残酷,英雄无法永存,只能被尘封。

词人感叹自己无处可诉说,"膏肓危病"比喻自己的困境,"宁有药,针匕具,献无门"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无力感。最后,他提出将英雄事迹记录下来,但又担心这些记录无济于事,"此不用,心漫有,恐无干",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整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收录诗词(95)

黄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仕州郡,尝仕州郡,游踪多在吴楚间。工词。与岳珂唱酬尤多。也是著名诗人。著有《竹斋诗余》、《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等

  • 字:几仲(一作几叔)
  • 号:竹斋
  • 籍贯: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六州歌头(其二)次岳总干韵

将军何日,去筑受降城。三万骑,貔貅虎,戮鲵鲸。

洗沧溟。

试上金山望,中原路,平于掌,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

若若累累印绶,偏安久、大义谁明。

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目断苹汀。海门青。

停杯与问,焉用此,手虽子,积如京。

波神怒,风浩浩,勃然兴。卷龙腥。

似把渠忠愤,伸恳请,翠华巡。

呼壮士,挽河汉,荡欃枪。

长算直须先定,如细故、休苦营营。

正清愁满抱,鸥鹭却多情。飞过邮亭。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忆秦娥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木兰花慢.为同年赵必达寿

亶文王前子,自不与、世人同。

况地望既华,天资更伟,云骥行空。

年少才名蜚动,泛星槎、曾到广寒宫。

桂子香浓秋月,桃花浪暖春风。神仙之说朦胧。

铅与汞、亦何功。政磐石规模,维城事业,倚重周宗。

休要碧油红旆,趁黑头、时节做三公。

堂上双亲未老,稳看金紫重重。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三)次岳总干韵

问功名何处,算只合、付悠悠。

怕僮仆揶揄,长年为客,楚尾吴头。

春来故园渐好,似不应、不醉把春休。

剩买蒌蒿荻笋,河豚已上渔舟。人间太半足闲愁。

蓑笠梦汀洲。向桃杏花边,招邀同社,秉烛来游。

连台听渠拗倒,更曲生、元不厌诛求。

世事翻云覆雨,满怀何止离忧。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