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葛衣疏透雨珠閒,习习轻风宿暑阑。
白练半飞分木末,丹虹双绾擭云关。
笛声恰在桓伊步,饭颗初逢杜甫山。
珍重碧烟开玉镜,明宵何夕照双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穿着轻薄的葛衣,在夏日雨后的微风中漫步,享受着凉爽的气氛。"葛衣疏透雨珠閒"形象地写出雨后葛衣吸湿的特点,闲适之情溢于言表。"习习轻风宿暑阑"则进一步渲染了凉意渐浓,暑热消散的场景。
"白练半飞分木末,丹虹双绾擭云关"运用比喻,将雨后的彩虹比作白色的绸带在树梢间飘动,又如两道红虹穿越云层,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笛声恰在桓伊步"借用了东晋名士桓伊吹笛的故事,表达出悠扬的笛声在山间回荡,增添了文化气息。
"饭颗初逢杜甫山"则是诗人与友人李缓山相约,巧遇似杜甫般风雅之地,暗示了此次相遇的文人雅趣。最后两句"珍重碧烟开玉镜,明宵何夕照双颜"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明晚的月光下,能与友人共享这美好的时光,彼此的面容都能在皎洁的月色中得以照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后山间的景色,融入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佳时的惬意与期待,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白头还作他乡客,不负青天只月明。
自笑渔樵非泛宅,聊听鸿雁有新声。
晶瓶浸魄一双影,玉镜当心无限情。
莫为银蟾增怅恨,孤清直上即瑶京。
草堂新筑延新月,夕望春烟散夕清。
天地空轮原自昔,莺花流目不须惊。
东风摇柳拖柔影,绿晕莎肥炫露明。
莫拟华亭归鹤怨,湘山布谷未催耕。
西峰半影逼天青,闪闪斜阳紫焰明。
木末一丝云影渡,稻畦千绿水痕平。
麟洲梦觉馀香雪,鹤发身轻忆凤笙。
菡萏梧桐双在眼,他时摇落不须惊。
碧树江烟小散愁,青鞋雪鬓又重游。
朱甍如梦迷双岸,绿草当春覆一邱。
纵酒华年凌石级,题诗夕雨认高楼。
渔舟战鼓皆今日,惭愧乾坤一影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