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前一日汉上酒楼独饮

终日一编不去手,终岁不窥园外柳。

柳线黄金春色深,枝上流莺来劝酒。

每岁花开不在家,今春花发如红霞。

阿母携孙花下戏,檐前晨鹊声喳喳。

人道汉书下酒物,谁道读书如读律。

刘向黄金铸不成,奇字子云徒口吃。

花落花开三万春,何如起舞北堂晨。

新妇佳儿各一斗,醉中烂漫皆天真。

臣是酒醒解上寿,不是花民即酒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阅读与饮酒的热爱,以及家庭团聚的欢乐场景。首句“终日一编不去手,终岁不窥园外柳”表现了诗人专注于读书,连园中的景色都不顾及。接下来,“柳线黄金春色深,枝上流莺来劝酒”以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出春天的气息和饮酒的乐趣。

“每岁花开不在家,今春花发如红霞”表达了诗人因常年在外未能欣赏到花开的遗憾,而今春得以在家看到繁花似锦,犹如红霞满天,倍感欣喜。家人在花下嬉戏,檐前喜鹊报春,增添了温馨的家庭氛围。

“人道汉书下酒物,谁道读书如读律”借用《汉书》来比喻饮酒的惬意,暗示读书也有其乐趣,但与饮酒相比略显刻板。诗人以刘向典故自嘲,表示即使无法像他那样用黄金铸书,也能从读书中获得乐趣。

“花落花开三万春,何如起舞北堂晨”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享受,认为人生短暂,不如在清晨的北堂起舞,享受当下的快乐。结尾两句“新妇佳儿各一斗,醉中烂漫皆天真”描绘了家庭聚会时的欢乐,无论是新妇还是孩子,都在醉酒中展现出纯真的一面。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琐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家庭团聚的珍视,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易顺鼎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此诗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特色。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吉祥寺古梅

一树古梅花数亩,城中客子乍来看。

不知花气清相逼,但觉山深春尚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同宣仲鹫峰寺听秋莺

物候推移伤客魂,啼莺何意恋山村。

不因落叶林间满,犹道啼春在寺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金陵冬夜

老来贫困实堪嗟,寒气偏归我一家。

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塞外绝句(其四)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