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二)

李生坦荡荡,所见实奇哉。

问渠前世事,答我烧炭来。

炭成能然火,火过却成灰。

灰成即是土,随意立根栽。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李先生心胸坦荡,他所见到的事物真是奇特。
他询问关于前生的经历,回答却是烧炭的事情。
烧成的炭可以点燃火焰,但火焰过后又化为灰烬。
灰烬最终成为土壤,任凭他随心所欲地种植根基。

注释

坦荡荡:形容胸怀宽广,光明磊落。
所见:指亲眼所见或经历的事物。
前世事:指过去世或前世的经历。
烧炭来:比喻回答者过去的经历或工作。
然火:燃烧起火。
灰:指燃烧后的残余物。
随意:任意,随心所欲。
根栽:扎根生长。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哲理与生命周期的诗,通过对炭的变迁过程进行反思。首句“李生坦荡荡”形象地表达了树木生长的壮观景象,“所见实奇哉”则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惊讶与赞叹。接着,诗人询问河流关于过去的事,河流以烧炭作为回答,寓意深远。

“炭成能然火,火过却成灰。”这两句展示了物质从炭到火再到灰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循环,暗示着万物皆有其终极归宿。最终,“灰成即是土,随意立根栽”则意味着一切都将回归于大地,无论是树木还是其他生命体,都可以在泥土中找到生长的基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事物变迁的观察,提出了生命循环和万物终究归于尘土的哲理思考。王安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触及到了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永恒规律。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九)

有一即有二,有三即有四。

一二三四五,有亦何妨事。

如火能烧手,要须方便智。

若未解传薪,何须学钻燧。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六)

人人有这个,这个没量大。

坐也坐不定,走也跳不过。

锯也解不断,锤也打不破。

作马便搭鞍,作牛便推磨。

若问无眼人,这个是甚么。

便遭伊缠绕,鬼窟里忍饿。

形式: 古风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五)

若言梦是空,觉后应无记。

若言梦非空,应有真实事。

燔烧阳自招,沈溺阴自致。

令汝尝惊魇,岂知安稳睡。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四)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

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渠不知此机,故自认愆尤。

此但可哀怜,劝令真正脩。

岂可自迷闷,与渠作冤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