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鼎夫用庐陵通守博士戴文韵

一春风雨郡斋寒,荒了麻姑老子坛。

吏抱文书排闼至,客携诗卷退衙看。

愁来镜里丝难染,老去胸中锦已残。

若棹扁舟见安道,为言岁晚习申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整个春天,我在冷清的官署度过风雨,麻姑老子的坛台也荒废了。
官员抱着公文直闯进来,访客带着诗卷在退朝后阅读。
愁苦时镜子中的头发难以染黑,岁月流逝,心中的才情也日渐消磨。
如果能乘小船见到安道,我会告诉他,晚年我研习申韩之学。

注释

郡斋:官署。
麻姑老子:道教神话中的仙人。
老子坛:道教供奉老子的坛台。
吏:官员。
文书:公文。
排闼:直闯。
客:访客。
愁来:愁苦时。
丝难染:形容愁苦使头发变白。
胸中锦:心中的才华。
安道:友人名。
申韩:申不害和韩非,法家代表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春日风雨中离开任所的情景。开篇“一春风雨郡斋寒,荒了麻姑老子坛”两句,设置了一个萧瑟的氛围,郡斋之冷与荒废的祭坛相映,表现出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情怀。

接着,“吏抱文书排闼至,客携诗卷退衙看”两句,通过对比官吏忙碌处理公文和游客悠然携带诗卷的景象,反映了官员与游子的不同心境。前者忙于职责,后者则享受着闲适。

“愁来镜里丝难染,老去胸中锦已残”两句,借用镜子和织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镜中的容颜难以再现往日的光彩,心中的雄心壮志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失色。

最后,“若棹扁舟见安道,为言岁晚习申韩”两句,则透露出诗人面对暮年时光,对于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贤臣申商、韩非等人的学习,希望在晚年也能有所作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官员游子的对比,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时间、青春、功名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海丰薛县尉

境与潮阳接,传闻盗已平。

丁男无转徙,弧卒有来迎。

东作千村急,南官几个清。

廉材遗训在,努力继家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尉侄

忽有先驱至,相迎看武夷。

尉尤去民近,汝勿叹官卑。

不必求三步,惟当戒四知。

要令人刮眼,云是挺之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僧道茔

胡卿阑热曾鸟寺,刘叟荒凉似鸟窠。

无客嘲雄知免矣,有僧谒愈欲如何。

真禅和子逢场少,会实封人说法多。

若见珍公烦问讯,天寒煨芋肯公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郦生长揖图

高阳狂生六十馀,入谒自通臣博徒。

刘季嫚士如庸奴,对客濯足以两姝。

生云足下扶义初,奈何不礼长者乎。

隆准一笑延坐隅,与随何辈载后车。

刻六国印识尤迂,向微留侯几误渠。

胡雏闻人说汉书,千载而下犹揶揄。

掉舌所得良区区,投身沸鼎何其愚。

呜呼,博徒果不贤腐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