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生长揖图

高阳狂生六十馀,入谒自通臣博徒。

刘季嫚士如庸奴,对客濯足以两姝。

生云足下扶义初,奈何不礼长者乎。

隆准一笑延坐隅,与随何辈载后车。

刻六国印识尤迂,向微留侯几误渠。

胡雏闻人说汉书,千载而下犹揶揄。

掉舌所得良区区,投身沸鼎何其愚。

呜呼,博徒果不贤腐儒。

形式: 古风

翻译

高阳狂生已经六十多岁,主动求见自称是臣下的博学之徒。
刘季对待士人如同对待庸俗的奴仆,当着客人洗脚还让两个美女陪伴。
你说你刚出道时秉持正义,为何不尊重年长者呢?
他鼻梁高挺,微笑邀请我坐在角落,像随何那样被他看重。
他刻有六国印玺的行为特别古板,若非张良,他可能会犯大错。
听说他听人讲述汉书,千年之后仍被人嘲笑。
他的言论虽然看似丰富,但投身乱世却极其愚蠢。
唉,博学之人果然不比那些腐儒贤明啊。

注释

高阳:地名,指楚国的高阳。
狂生:不受拘束、行为放荡的人。
博徒:博学的人,这里指刘季。
庸奴:平庸的奴仆。
濯足:洗脚。
扶义:秉持正义。
长者:年长且有威望的人。
隆准:高鼻梁。
延坐隅:邀请到角落坐下。
随何:西汉时期的人物,以智谋著称。
刻六国印:指拥有多个封号或权力象征的行为。
留侯:指张良,曾为刘邦的谋士。
胡雏:对敌人的蔑称。
揶揄:嘲笑。
区区:形容数量少或价值不大。
沸鼎: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
腐儒:指思想陈旧、无用的儒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高阳的狂生,年逾六十,自称通晓天地之理,自比于博学之徒。诗中的“刘季嫚士如庸奴”一句,则是对当时文人的讽刺,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浅薄无知。接着,“生云足下扶义初,奈何不礼长者乎”这两句,表现出狂生对于传统礼仪的不屑一顾,以及他自视甚高,不肯向长辈学习的态度。

“隆准一笑延坐隅,与随何辈载后车。”这里的“隆准”指的是高鼻梁,形容一个人的相貌特征,而“与随何辈载后车”则是说这个狂生跟随着某个他所佩服的人物,一起参加社交活动,显示出他的随波逐流。

接下来的“刻六国印识尤迂,向微留侯几误渠。”可能是在讲述历史上的事件,用以比喻狂生的行为。

“胡雏闻人说汉书,千载而下犹揶揄。”这里的“胡雏”指的是不通古文的人,而“千载而下犹揶揄”则表达了即便是千年之后,人们依旧对这类人持嘲笑态度。

最后,“掉舌所得良区区,投身沸鼎何其愚。”形容狂生言谈间夸张地表现自己的见识,却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显得愚蠢至极。全诗以“呜呼,博徒果不贤腐儒。”作为结束,表达了对这些自诩为通晓天地之理的人的讽刺与批评。

整首诗通过对狂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上一些自视甚高、不遵礼法的行为的不满和嘲讽。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重饯赵信州分韵得寝字

近甸骚屑馀,当宁焦劳甚。

剖符寄非轻,弄印择已审。

盎然春风和,解此寒色凛。

吾闻守四邻,岂必卫堂寝。

恶马易调伏,小鲜难烹饪。

腊前况屡白,秋杪定一稔。

我侯但凝香,彼州自奠枕。

英英尚书郎,饯诗丽如锦。

骊珠忽满轴,继者皆曹沈。

顾予如病鹤,欲鸣声复噤。

宁论鬼揶揄,行以亲来谂。

南归掣斋铃,傥留故人饮。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首春九日寿溪三绝(其一)

只手经营费拮据,十年栽接稍扶疏。

犹嫌桧柏纯苍翠,白白红红间数株。

形式: 七言绝句

恭上人求偈戏赠二首(其二)

□侯劝师柔软说,刘叟所见适不同。

有时一句撞墙倒,有时一喝惊耳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恭上人求偈戏赠二首(其一)

尔祖西来无文字,受持一句心是佛。

烦恭藏主试问他,楞伽四卷是何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