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

春尽芜城天一涯,白榆生荚柳生花。

满川战骨知谁罪,深属来人戒覆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春天已尽,荒芜的城池边天边无际
白榆树结出荚,柳树也开出了花

注释

春尽:春天结束。
芜城:荒废的城市。
天一涯:天边无际。
白榆:白色的榆树。
生荚:结出荚果。
柳生花:柳树开花。
满川:满河川。
战骨:战争中的尸骨。
知谁罪:谁知道这是谁的过错。
深属:深深地警示。
来人:后来的人。
戒覆车:警惕重蹈覆辙。

鉴赏

诗人以春尽时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山水画卷。"春尽芜城天一涯"展现了春天已经过去,而城池内外只剩下萧瑟的景象,天空则是一片苍茫。"白榆生荚柳生花"写出了在这样的背景中,榆树和白榆树上长出了荚果,而柳树则绽放着春花,这些生命力强的植物依然顽强地绽放,它们的生机似乎与周遭的荒凉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历史的沉重和对战争的反思。"满川战骨知谁罪"这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那些因战争而丧命的人们时的心情,是在质疑这些生命牺牲究竟是为了什么。在这里,"满川"形象化地描绘了一片血腥与死亡的景象,而"战骨"则直接指向了战争的残酷。

最后,诗人通过"深属来人戒覆车"这句话,传达出一种警示和教训。他希望后来的行者能从历史的教训中吸取智慧,避免重蹈覆辙。这句话中的"覆车"是指古代的一种酷刑,也常用来比喻失败或灾难,所以这里诗人是在告诫人们要引以为戒。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生机与荒凉并存的自然景象,更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和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大热

山泽欲焦枯,炎光满太虚。

不知天地外,暑气复何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