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三十三)

九十七种妙相,顾陆笔端难状。

赵州眼目精明,觑见心肝五藏。

形式: 偈颂 押[漾]韵

翻译

九十七种奇妙的姿态,顾陆的笔墨难以描绘。
赵州的眼神敏锐,能洞察人心肺腑。

注释

妙相:奇特或微妙的形态。
顾陆:古代画家,这里指绘画技巧高超的人。
笔端:笔下,指绘画。
难状:难以准确表达。
赵州:可能指的是赵州和尚,以其智慧闻名,这里比喻目光犀利。
眼目精明:眼神锐利,观察力强。
觑见:看透,洞察。
心肝五藏:泛指人的内心深处,五藏原指内脏,这里比喻人的感情和思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三十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深刻的禅意。"九十七种妙相"可能指的是佛法中的各种微妙境界或修行者的不同层次,暗示了佛法的丰富多样。"顾陆笔端难状"则借用画家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笔力难以捕捉,强调这些境界难以用世俗的艺术形式完全表达。

"赵州眼目精明"提到的是唐代禅师赵州和尚,以其机锋犀利、洞察力强而著称。"觑见心肝五藏"是形容赵州和尚能够直指人心,看透事物的本质,如同直接看到人的内心深处。这句诗寓言性地表达了禅修者通过智慧洞悉真理的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宗典故,传达了禅修者追求超越世俗理解,直指本心的修行境界,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内在领悟的特点。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二十二)

使得十二时辰,呼来却教且去。

倚官挟势欺人,茫茫无本可据。

形式: 偈颂 押[御]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二十)

一人眼似鼓槌,一人头如木杓。

两个老不识羞,至今无处安著。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十九)

脑后见腮村僧,大开眼了作梦。

虽然趁得老鼠,一棒打破油瓮。

形式: 偈颂 押[送]韵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一四)

诸法本来绝待,触目且拘碍。

只因断臂觅心,便有人求忏罪。

无文印子既成,付法传衣厮赖。

致令卢老黄梅,坠石腰间舂碓。

将谓有法与人,问著却言不会。

引得后代儿孙,尽作韩獹逐块。

虽欲扶竖宗乘,奈何东倒西傫。

子细检点将来,直是令人叵耐。

若也尽令而行,一击须教粉碎。

有时静坐思量,就中也有可爱。

深沙共脩罗结亲,金刚与土地指背。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