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十二)丁巳中秋

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

俄变见、金蛇能紫,玉蟾能白。

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

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湘妃远,谁鸣瑟。

桓伊去,谁横笛。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

老去欢悰无奈减,向来酒量常嫌窄。

倩何人、天外挽冰轮,应留得。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满江红·其二十二》中的部分内容,描绘了中秋佳节之夜,诗人的感慨与怀念。开篇“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即点明时间和背景,是月圆之夜,与嫦娥共度美好时光。接下来的“俄变见、金蛇能紫,玉蟾能白”则是对中秋月亮的描写,通过神话色彩渲染出月亮非凡的气息。

“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这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月亮的光辉和洁净,以及它所照耀的广阔天地。这里,“九万里”、“三千世界”都是夸张手法,用以表达诗人对中秋之夜景象的无限赞美。

“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这两句通过桂花的香气和可攀摘,传递出季节变换与物是人非的情感。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秋月相联系,而“桂老”则暗示时光流逝。

“湘妃远,谁鸣瑟。桓伊去,谁横笛。”这两句以湘妃和桓伊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已逝风华的感伤。这里的“谁”字用得悠扬,传递出一种无尽的哀愁。

“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无法挽留的感慨。“素光”指的是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而“朱颜非昔”则是对青春易逝的无奈。

最后,“老去欢悰无奈减,向来酒量常嫌窄。倩何人、天外挽冰轮,应留得。”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欢乐时光难以长存的无奈,以及想要留住美好瞬间的心情。“天外挽冰轮”则是对月亮的一种超脱尘世的描绘。

整体而言,这段诗词通过对中秋之夜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美好不再以及个人境遇变化的情感。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十四)和叔永吴尚书,时吴丧少子

著破青鞋,浑不忆、踏他龙尾。

更冷笑、痴人擘划,二三百岁。

殇子彭篯谁寿夭,灵均渔父争醒醉。

向江天、极目羡禽鱼,悠然矣。杯中物,姑停止。

床头易,聊抛废。慨事常八九,不如人意。

白雪调高尤协律,落霞语好终伤绮。

待烦公、老手一摩挲,文公记。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十七)

月露晶英,融结做、秦宫块砾。

长殿后、一年芳事,十分秋色。

织女机边云锦烂,天台赋里晴霞赤。

恍女仙、空际驾翔鸾,来游息。装束晚,飘零急。

今不乐,空追惜。欠红牙按舞,朱弦调瑟。

岂是时无花鸟使,是他自择风霜国。

任落英、狼藉委苍苔,稀行迹。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五)

落日登楼,谁管领、倦游狂客。

待唤起、沧浪渔父,隔江吹笛。

看水看山身尚健,忧晴忧雨头先白。

对暮云、不见美人来,遥天碧。山中鹤,应相忆。

沙上鹭,浑相识。想石田茅屋,草深三尺。

空有鬓如潘骑省,断无面见陶彭泽。

便倒倾、海水浣衣尘,难湔涤。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十九)

礼乐衣冠,浑靠定、堂堂国老。

出双手、把天裂处,等闲补了。

谢傅东山心未遂,周郎赤壁功犹小。

事难于张赵两元台,扶炎绍。恢鹤禁,迎商皓。

开兔苑,延枚叟。喜奎星来聚,旄头都扫。

重译争询裴令貌,御诗也祝汾阳考。

更何须、远向海山求,安期枣。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