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洗心堂得鸟鸣山更幽(其四)

登山午未饭,已觉疲发胫。

饥肠转空雷,圆顶已三请。

为享玉龙雏,咄嗟办汤饼。

顾非大檀越,劝劳久逾敬。

晚觞玉色醪,蘸甲黎花莹。

浩歌不知疲,木杪挂飞镜。

人生行乐耳,所能与时竞。

试与芙蓉子,后会约君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后的疲惫之感,以及在洗心堂享受美食时的愉悦心情。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登山午未饭,已觉疲发胫”描述了诗人登山至中午仍未进食,身体已感到疲惫,小腿也因长时间行走而酸痛。接着,“饥肠转空雷,圆顶已三请”以雷声比喻饥饿的肠鸣,形象地表现了饥饿的强烈感受。诗人三次请求用餐,渴望食物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为享玉龙雏,咄嗟办汤饼”则转向对美食的期待,玉龙雏可能是指精致的食物,诗人急切地希望享用美味的汤饼。接下来,“顾非大檀越,劝劳久逾敬”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热情招待的感激之情,即使不是大檀越(佛教中的高僧),但主人的殷勤招待让诗人更加尊敬。

“晚觞玉色醪,蘸甲黎花莹”描绘了夜晚在洗心堂饮酒的情景,玉色醪可能是色泽清雅的美酒,蘸甲黎花莹则可能指酒杯上沾着的花叶,增添了宴会的雅致氛围。诗人举杯畅饮,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浩歌不知疲,木杪挂飞镜”则展现了诗人在宴会上放声歌唱,忘记了疲劳,抬头望见挂在树梢的明月,仿佛一面镜子映照着夜空。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最后,“人生行乐耳,所能与时竞”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人生应当追求快乐,不应与时间赛跑,表达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而“试与芙蓉子,后会约君更”则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约定,希望未来能再次相聚,共享欢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登山后的疲惫、对美食的渴望、宴会的欢乐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6)

吕天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洗心堂得鸟鸣山更幽(其五)

环沙饶沃壤,农工敏锄耰。

青秧拥翠被,大堤蔽吴牛。

渔商蛮獠杂,结屋桑柘幽。

翁妇顾相喜,占风知有秋。

吾侪拙生事,腹果即无求。

年丰预有托,一饱不难谋。

钟鼎固乐矣,其乐如是不。

未可议鹏鴳,各尽逍遥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乾明院让道人房与朱仲潜探梅

春工未仲闲桃李,偏向梅花先著意。

铅华不御见真色,香密染衣冰琢蕊。

旧游颇念秦郎中,梦里五年如历指。

叫呼连索酒浇春,尚想横瓶枕花底。

今年梅侣更何人,我狂骂坐初不嗔。

风流端的美无度,携手错疑君姓秦。

往来百匝将重趼,鸟道萦盘封碧藓。

团枝冻蕊未全苏,已见横斜照清浅。

晓来霁色酿春风,金须渐吐香蒙茸。

开迟政恐有遗恨,未破君家宫锦红。

形式: 古风

大胜商山老,同居一木奴。杌■危中垒,高耸垛中雏。

形式: 押[虞]韵

罗浮即景

巨鳌掀钓去,何代泛蓬瀛。

百里风光积,崇朝香气横。

盘根争耸拔,峻岭共峥嵘。

伞盖千重出,笙竽万籁声。

望高南镇越,势远北归溟。

涧险难穷路,花多不记名。

寒流飞白练,怪石叠苍琼。

雨向山腰下,云从洞口生。

乔松随岁古,异卉逐时荣。

近逼天风冷,遥瞻海日明。

淡烟轻纠素,修蔓密垂缨。

泉涌知无尽,崖危讶欲倾。

深沈宜造化,顷刻变阴晴。

游客逢岩住,归僧带月行。

更寻应有分,再到已忘情。

但恐看难遍,须知画不成。

惜哉居绝域,不得视公卿。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