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偕徐敬室自白石归

落叶溪边卸小舠,似游赤壁步临皋。

溪声忽静霜将下,山意生寒月正高。

举世梦酣庄氏蝶,此时心在屈平骚。

梅花雅有幽期旧,特地吹香满客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在落叶飘零的小溪边,我放下小舟,仿佛漫步在赤壁岸边的高台。
溪水的声音忽然安静下来,像是霜降前的宁静,此时山中已显出寒意,月光高悬。
全世界似乎都在梦境中沉醉,如同庄周梦蝶,而我此刻的心却沉浸在屈原的忧国之情中。
梅花向来有隐逸之约,特意在这个时候散发出清雅的香气,弥漫在我的衣袍之上。

注释

落叶:飘落的树叶。
舠:小舟。
赤壁:古代战场名,这里泛指壮丽景色。
步临皋:漫步在岸边高地。
忽静:突然变得寂静。
霜将下:霜降即将来临。
山意:山中的气氛。
月正高:月亮高挂。
梦酣:沉醉于梦境。
庄氏蝶:庄周梦蝶,寓言梦境与现实的界限。
屈平骚:屈原的《离骚》,代指忧国忧民的情感。
梅花:象征高洁。
幽期:隐秘的约定。
特地:特意。
客袍:客人的外衣,这里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宋诗《冬夜偕徐敬室自白石归》是赵肃远所作,描绘了冬夜归途中的景色和心境。首句“落叶溪边卸小舠”,通过落叶和小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诗人与友人正在渡过溪流,结束一天的行程。次句“似游赤壁步临皋”借三国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表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以及此刻如同登高临水的超然之感。

第三句“溪声忽静霜将下”,通过“溪声忽静”暗示天气转冷,霜降将至,进一步渲染了冬夜的寂静和寒冷。第四句“山意生寒月正高”,则直接点明月光皎洁,山峦显得更加清冷,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第五、六句“举世梦酣庄氏蝶,此时心在屈平骚”,诗人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自己在尘世纷扰中保持清醒,同时又以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自比,展现出其高尚的情怀。

最后两句“梅花雅有幽期旧,特地吹香满客袍”,以梅花为结,梅花的幽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它特意飘香,似乎在款待归客,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一丝暖意和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归途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高洁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7)

赵肃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多景楼

露滴甘泉事已休,欲穷多景漫登楼。

云收北固千帆雨,雁带南淮万里秋。

夜色和愁迷古渡,天风吹恨到神州。

青山尚在英雄老,休说兴亡忆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赤松观

入门苍翠合,地暖不知冬。

羊化屋头石,鹤归山下松。

溪清云影动,碑老藓痕封。

帝者师何在,清游未许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岳王坟

来吊英雄骨尚香,一抔黄土当封疆。

自从驻跸来吴会,谁更提兵入洛阳。

殡阁有灯秋树暗,隧碑无字雨苔荒。

寒鸦不识当时事,犹恋栖霞噪晓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程钜夫惠茶

卧病文园日正长,斜题远寄雨前枪。

黄绫不羡龙团贵,紫笋还闻雀舌香。

一砚落花人醉醒,半帘飞絮燕归忙。

新泉活火松风细,何处黄州白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