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六校文兼似吴二太守

京师三月春雪飞,雪后馀寒添着衣。

曹官禄薄酒苦贵,一饮百钱恒不醉。

忽然停杯忆乡里,美髯校文最知己。

作诗断不让高岑,醉后狂吟狂欲死。

有时忽得意,竟上金鸡山。

弹琴酌酒送飞鸟,心比白云閒更閒。

虎头岩前柳拖地,龙池溪上花满湾。

醉归骑得将军马,城上乌栖门未关。

白头太守别来久,别后还能相忆否。

词赋终为纸上尘,功名不及杯中酒。

芭蕉叶长近何如,前月人来不寄书。

莫言闽海少飞雁,何事秦淮多鲤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寄王六校文兼似吴二太守》描绘了春天京城雪后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首句“京师三月春雪飞,雪后馀寒添着衣”写出了早春时节雪景的清新和寒意犹存,暗示了诗人生活的清贫。接着,“曹官禄薄酒苦贵,一饮百钱恒不醉”描绘了诗人作为小官的微薄收入与昂贵的酒价,但即使如此,他仍能以酒会友,豪饮而不醉。

“忽然停杯忆乡里,美髯校文最知己”表达了对故乡和好友的思念,其中“美髯校文”是对王六的赞誉,他们共享文学之乐。“作诗断不让高岑,醉后狂吟狂欲死”则展现了诗人醉中挥毫泼墨的狂放情怀,暗含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有时忽得意,竟上金鸡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醉中游历的逍遥,而“弹琴酌酒送飞鸟,心比白云閒更閒”则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接下来,诗人回忆起与吴二太守的交往,感叹时光荏苒,“白头太守别来久,别后还能相忆否”。

最后两句“词赋终为纸上尘,功名不及杯中酒”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唯有友情和饮酒才是永恒的快乐。结尾处的疑问和对比,寓言深远,引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描绘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独树边淮送人之京

君不见秦淮水流东到海,淮边独树如车盖。

九月微霜赤叶乾,枯枝飒飒鸣天籁。

枝上啼鸦散曙烟,枝头残照咽寒蝉。

离人留饮停车骑,侠客相逢挂马鞭。

南国高僧从此去,驻锡雨花台下路。

一饭淮边洗钵时,六时宴坐祇园树。

野鹤孤云任去还,禅心不道别离难。

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

形式: 古风

过高逸人别墅

识子何不早,见子即倾倒。

世人意气不相合,颜色虽同心草草。

子有园林东海滨,香名满耳人共闻。

梁鸿避世身不仕,孔融爱客家常贫。

兹晨饮客青山墅,新压葡萄酒如乳。

绿树穿窗鸟当歌,红条拂地花能舞。

醉来兴逸无不为,投壶击剑仍弹棋。

人生得意有如此,世上悠悠那得知。

形式: 古风

月夜闻李生弹筝歌

越客本浩荡,秦筝何激扬。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万籁鸣清商。

初闻楚调声激烈,志士报雠思饮血。

再闻宫音如扣钟,鲁生揖让何雍容。

清和变调有如此,侠客闻之心欲死。

银甲弹来更嫣然,金鱼脱却浑轻尔。

吾闻锦瑟五十弦,湘灵夜鼓声凄然。

遂令帝子剖其半,遗音尚有秦人传。

秦音楚调声虽异,今古由来同一致。

燕市谁知击筑心,吴门孰识吹箫意。

今夜闻君鼓曲声,百杯不醉壮心横。

众宾枕籍秋衾冷,独倚高梧看月明。

形式: 古风

经绮岫故宫

行人晓饭青山里,驱马苍茫经洛水。

昔闻绮岫盛繁华,不谓荒凉今若此。

忆昔行宫初搆时,梯岩驾壑相逶迤。

美人桂殿夜看月,公子柘弓朝射麋。

翠华一去金门锁,露殿飞萤山叶堕。

往事吹残牧笛风,危基半入樵人火。

今古消沈能几回,春风依旧野花开。

君王巡狩不复见,禾黍空山鸟雀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