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闻李生弹筝歌

越客本浩荡,秦筝何激扬。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万籁鸣清商。

初闻楚调声激烈,志士报雠思饮血。

再闻宫音如扣钟,鲁生揖让何雍容。

清和变调有如此,侠客闻之心欲死。

银甲弹来更嫣然,金鱼脱却浑轻尔。

吾闻锦瑟五十弦,湘灵夜鼓声凄然。

遂令帝子剖其半,遗音尚有秦人传。

秦音楚调声虽异,今古由来同一致。

燕市谁知击筑心,吴门孰识吹箫意。

今夜闻君鼓曲声,百杯不醉壮心横。

众宾枕籍秋衾冷,独倚高梧看月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月夜闻李生弹筝歌》描绘了一幅月夜抚筝的动人画面。诗中,诗人以越地客人的视角,赞叹秦筝的激昂旋律。他首先描述了浮亭子夜晚月色的静谧与古朴,筝声在此时响起,如同万籁俱寂中的清商之音,富有深沉的感染力。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筝曲的楚调和宫音,展现了音乐的情感变化。楚调激昂,唤起志士复仇的热血;宫音则如钟声悠扬,展现出鲁生般的谦逊与从容。诗人感叹音乐的变幻莫测,令侠客为之动容。

随后,诗人提及锦瑟五十弦的典故,暗示李生的技艺高超,仿佛湘灵在夜半弹奏出凄美的乐章。尽管秦音与楚调有所不同,但诗人强调它们本质上是相通的,表达了音乐超越地域、跨越时空的共鸣。

最后,诗人被李生的筝曲深深打动,即使在秋夜寒意中,宾客们或沉睡或静听,而他独自倚树赏月,心中充满豪情壮志。整首诗以音乐为纽带,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绮岫故宫

行人晓饭青山里,驱马苍茫经洛水。

昔闻绮岫盛繁华,不谓荒凉今若此。

忆昔行宫初搆时,梯岩驾壑相逶迤。

美人桂殿夜看月,公子柘弓朝射麋。

翠华一去金门锁,露殿飞萤山叶堕。

往事吹残牧笛风,危基半入樵人火。

今古消沈能几回,春风依旧野花开。

君王巡狩不复见,禾黍空山鸟雀哀。

形式: 古风

赋得无诸城送浦舍人源归晋陵

君不见昔时无诸城,荒丘断陇今人耕。

陵谷湮沈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

忆昔无诸全盛时,都城百雉何逶迤。

连营国步分秦土,绘衮王章入汉仪。

山河巍巍那可恃,跃马屠龙今已矣。

列国犹传赤帝封,曲台尚对沧江水。

沧江水流去不还,故宫落日不堪看。

宝衣夜化空陵火,弓剑秋悬古殿寒。

故人西归从此去,策马秋芜城下路。

欲将陈迹问行人,落叶纷纷不知处。

形式: 古风

镡上送僧归衡山

上人孤閒似云鹤,十五出家住衡岳。

说法能超最上禅,持心不受群疑縳。

世上谁知来去踪,南窥太华北游嵩。

衲经雁荡千峰雪,定入峨嵋半夜钟。

于今戒臈青松古,犹泛慈航到东土。

杨柳瓶中九曲云,笋皮笠上三山雨。

昨夜归心绕楚天,西风杖锡又茫然。

化龙潭畔清秋别,回雁峰头旧日禅。

形式: 古风

林七钦山庄

此君家住浯水西,乔林夹道缘青溪。

人淳上古大庭世,客到武陵花处迷。

深杯尽日见山色,高枕四时闻鸟啼。

篱根稚笋看成竹,阶下飞花踏作泥。

梓柳折来环药圃,野泉引得灌蔬畦。

人间钟鼎口不道,雨里田园手自犁。

已沾鸡黍遂然诺,豫愁冠盖将离暌。

明日却从城市去,林间相送草萋萋。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