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日行

六龙受鞭海水热,夜半金乌变颜色。

天河蘸电断鳌膊,刀击珊瑚碎流雪。

朔方野客随云间,乘风来游海上山。

飞骧拖空渡香水,地避中原杂圣凡。

壮鳌九尺解霜鼓,瘦纹巨犬自掀舞。

惊看月下墨花鲜,欲作新诗授龙女。

人生行此丈夫国,天吴立涛欺地窄。

乾坤空际落春帆,身在东南忆西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观日行》由元代诗人贯云石创作,以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日行于天地间的壮观景象。

诗中开篇“六龙受鞭海水热”,运用神话中的六龙驾驭太阳的典故,形象地表现了太阳运行的动态感,同时暗示了太阳与水之间的某种联系或影响。接着,“夜半金乌变颜色”则描绘了日落时分太阳颜色的变化,赋予了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

“天河蘸电断鳌膊,刀击珊瑚碎流雪”两句,进一步展开对日行景象的想象。天河与闪电交织,仿佛是大自然的力量在对抗,断开巨鳌的肢体,珊瑚被击碎,化为如雪般的光芒,展现了日行过程中天地间力量的冲突与和谐。

“朔方野客随云间,乘风来游海上山”则将视角转向人间,描述了一位远方的旅人,乘着风浪,穿越海上的山峦,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飞骧拖空渡香水,地避中原杂圣凡”中,“飞骧”指骏马,这里比喻日行如同骏马穿越云空,渡过香甜的流水,地界似乎也为之让路,表现出日行的威严与神圣。

“壮鳌九尺解霜鼓,瘦纹巨犬自掀舞”通过壮大的鳌与瘦纹巨犬的舞蹈,进一步强化了日行过程中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对日行的不同反应。

“惊看月下墨花鲜,欲作新诗授龙女”描绘了月下的景象,墨色的花朵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鲜艳,诗人想要创作新的诗歌,赠予龙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渴望。

最后,“人生行此丈夫国,天吴立涛欺地窄。乾坤空际落春帆,身在东南忆西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人在广阔天地间的生活感受,既有对自然界的敬畏,也有对远方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日行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5)

贯云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

  • 字:浮岑
  • 号:成斋
  • 生卒年:1286~1324

相关古诗词

采石歌

采石山头日颓色,采石山下江流雪。

行客不过水无迹,难以断魂招太白。

我亦不留白玉堂,京华酒浅湘云长。

新亭风雨夜来梦,千载相思各断肠。

形式: 古风

别离情

吁别离之苦兮,苍梧之野春草青,黄陵庙前春水生。

日暮湘裙动轻翠,玉树亭亭染红泪。

又闻垓下虞姬泣,斗帐初惊楚歌毕。

佳人阁泪弃英雄,剑血不销原草碧。

何物谓之别离情,肝肠剥剥如铜声。

不如斫其竹,剪其草,免使人生谓情老。

形式: 古风

芦花被

采得芦花不涴尘,翠蓑聊复藉为茵。

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

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

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江感

澄净秋江一舸轻,不堪踪迹乐平生。

西风两鬓山河在,落日满船鸿雁声。

村酒尚存黄阁醉,短檠犹照玉关情。

料应今夜怀乡梦,残月萧萧月二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