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神鸡缥碧马金精,西海桑田一掌平。
苜蓿度关风渐劲,莓苔登栈雨新晴。
琴斋尽室无归梦,锦里当垆奈宿酲。
麈柄清谈且为政,莫贪蒟酱学论兵。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亿所作,名为《苏寺丞维甫知简州阳安县兼携家之任》。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表达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开篇“神鸡缥碧马金精,西海桑田一掌平。”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神鸡”和“缥碧马”指的是非凡的禽兽,它们拥有超乎常物的色泽,“西海桑田”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奇观,传说中海中的桑田可以一夜之间变成平地。这两句诗通过对这些神异事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和历史之奥妙的深刻感悟。
接着,“苜蓿度关风渐劲,莓苔登栈雨新晴。”这两句诗则转入自然景象的描绘。“苜蓿”是一种草本植物,而“莓苔”则是指一种生长在树上的苔藓。这两句通过对风中苜蓿和雨后的莓苔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于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
“琴斋尽室无归梦,锦里当垆奈宿酲。”这里,“琴斋”指的是书房或学习的地方,而“尽室”则暗示了一种空旷和孤寂。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往昔岁月无法回归的无奈情绪。
最后,“麈柄清谈且为政,莫贪蒟酱学论兵。”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治国理政的一番思考。“麈柄”指的是古代官府中的象征物品,“清谈”意味着高洁无私的言谈。诗人提醒我们在治理国家和讨论军事策略时,应当避免贪婪和短视,而要保持清正廉明。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更表现出了他对于历史、学问以及政治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丽,每一句都承载着诗人独到的思考和情感。
不详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早传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證有馀。
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
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赤日亭亭昼正赊,长风万里忆星槎。
铜盘琼蕊三危露,素绠寒浆五色瓜。
兰室冷光浮玉簟,柳营清吹逐金笳。
翠微泉石终南路,千古离宫倚曙霞。
应制曾亲白玉除,桐君溪畔是幽居。
末登王子洛宾岁,已读黄香东观书。
万里归宁承汉诏,三牲供膳奉潘舆。
水衡得俸诚堪喜,莫便挥金学二疏。
奏牍金门奉帝俞,平明鸾省剖铜符。
北堂送喜应占鹊,南国思归不为鲈。
岁月天涯乡树老,烟波江上客帆孤。
会稽友婿堪羞死,邑令今来负弩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