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传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證有馀。
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
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译经惣持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佛教题材的诗,描绘的是一种心境和修行的状态。
"早传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證有馀" 这两句表达了对内在智慧的追求与获得,而非依赖于外在的声音或学习。"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则是说到对经典的深入研究和传承。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 描述了一种超脱世俗羁绊的情景,而"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修持与生活态度的理解,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透露出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的体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内在平静与超脱世俗纷扰的向往。
不详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赤日亭亭昼正赊,长风万里忆星槎。
铜盘琼蕊三危露,素绠寒浆五色瓜。
兰室冷光浮玉簟,柳营清吹逐金笳。
翠微泉石终南路,千古离宫倚曙霞。
应制曾亲白玉除,桐君溪畔是幽居。
末登王子洛宾岁,已读黄香东观书。
万里归宁承汉诏,三牲供膳奉潘舆。
水衡得俸诚堪喜,莫便挥金学二疏。
奏牍金门奉帝俞,平明鸾省剖铜符。
北堂送喜应占鹊,南国思归不为鲈。
岁月天涯乡树老,烟波江上客帆孤。
会稽友婿堪羞死,邑令今来负弩驱。
一家今有十朱轮,独忆云山欲退身。
天邑繁华行乐厌,月曹清要命书新。
西风跃马经秦甸,东道椎牛宴孟邻。
秋稼万箱僮百指,羲皇之上更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