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刘生惜十年之别来访山中为写衰容赋赠二首(其一)

重逢无暇问前游,老去并刀割旧愁。

风定鳞鳞萍在水,云横脉脉雁当楼。

频年苦觅蔘苓倦,俭岁无多芋栗收。

良夜对君霜月迥,还教飞梦泛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王夫之所作的《野史刘生惜十年之别来访山中为写衰容赋赠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感慨和生活境况。首句“重逢无暇问前游”描绘了相见时的匆忙,来不及细述往昔的经历。次句“老去并刀割旧愁”以并刀喻指岁月无情,暗示了诗人因年华老去而增添的愁绪。

第三句“风定鳞鳞萍在水”运用比喻,将萍踪比作风静水面的浮萍,形象地写出生活的漂泊不定。第四句“云横脉脉雁当楼”则借雁南飞的画面,表达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孤独之感。

接下来,“频年苦觅蔘苓倦”表达了诗人多年艰辛寻找补养品的疲惫,反映出生活的困顿。“俭岁无多芋栗收”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贫困,丰收寥寥无几。尾联“良夜对君霜月迥,还教飞梦泛沧洲”在月夜与友人共度的良辰,诗人的心却飘向遥远的沧洲,寓意着对理想或远方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野史刘生惜十年之别来访山中为写衰容赋赠二首(其二)

弥天无处着衰颜,映水愁窥彻骨寒。

雁影自宜霜月暗,镜光知向暮春残。

江门蓑冷添藤笠,易水歌阑尚白冠。

惭愧云林幽兴绝,还留画里一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辛酉日遣怀(其一)

短烛空烧柏,浊醪不荐椒。

岁华知几日,人道是今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辛酉日遣怀(其二)

东峰忽散云,飞光射檐端。

未解消冰雪,晶荧一倍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辛酉日遣怀(其三)

㬉气幸霜馀,留寒酿春雪。

药力不峥嵘,眉间蹙千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