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居八咏.山斋

幽蹊入桃李,危栈蟠林麓。

行行忽虚敞,高斋出山腹。

园圃近指掌,郊郭纷盈目。

春老酴醾香,夏浅筼筜绿。

条横喜罥衣,笋迸乍穿屋。

秋江澄可卷,冬岭翠如扑。

烟间渔艇小,塞外村居独。

烧转望畬田,响答聆伐木。

惊麇挺走险,鸣禽嘤出谷。

物华时变更,兴趣日相续。

谁知使者尊,常著野人服。

肯以驷马荣,区区诧乡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鲜于转运公的山中居所的生活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山中的幽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幽蹊入桃李”一句,形容道路曲折,穿行于桃李丛中,展示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随后的“危栈蟠林麓”,则描绘了山路险峻,树木盘旋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深居简出的氛围。

诗人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致观察,如“春老酴醾香”、“夏浅筼筜绿”等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出了山中四季更迭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还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如“条横喜罥衣”、“笋迸乍穿屋”,展现了一种自在悠然的生活态度。

下片则转向山中居所的情景描述,如“秋江澄可卷”、“冬岭翠如扑”,通过对江水清澈和山岭翠绿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无尽变化的欣赏与感悟。

最后,诗人提及“烟间渔艇小,塞外村居独”等景象,更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自得的情怀。而“谁知使者尊,常著野人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与平民生活的比较,以及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山居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会景亭

景物浩无穷,兹为一都会。

之人心若鉴,万状尽相对。

乔林拥砌底,脩岭倚窗背。

流云过席上,去鸟出天外。

徐徐杖屦整,蔼蔼郊原晦。

来往亦何为,逍遥真乐内。

形式: 古风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居八咏.巽堂

华堂选形胜,地直巽之隅。

主人心洁齐,公闲此燕居。

西来故乡客,东过朝大夫。

时逢志所惬,下榻同欢娱。

琴棋间壶觞,赋咏杂歌呼。

民间既羲皇,席上宜华胥。

每思就一醉,幸无官守拘。

奈何三千里,风埃与泥涂。

形式: 古风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居八咏.竹轩

兹轩最洒落,历历种琅玕。

正昼簿书稀,萧萧风雨寒。

翠阴凉宴坐,疏韵承清欢。

锦箨裁夏扇,玉笋供春槃。

晴蜗潜叶底,暝雀投林端。

幽兴遇物惬,高怀随处安。

且免一日无,何须千亩宽。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闲燕亭

吏治正倥偬,夫君何燕闲。

茧丝既云寡,符移皆可删。

印封从事散,蹑屐升东山。

放杖坐危亭,清啸出云间。

无私席宾少,忘机林鸟还。

野人瞻翠微,稽首双眉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