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郓州令狐相公春晚对花

朱门退公后,高兴对花枝。

望阙无穷思,看书欲尽时。

含芳朝竞发,凝艳晚相宜。

人意殷勤惜,狂风岂得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富贵人家公务结束后,心情愉快地欣赏着花朵。
遥望宫阙引发无尽思绪,阅读书籍直到接近尾声。
清晨花朵含露争艳开放,傍晚时分花朵更显娇艳。
人们深情地珍惜这美好时光,但狂风又怎能理解这份情感。

注释

朱门:富贵人家。
退公后:公务结束后。
高兴:愉快。
花枝:花朵。
望阙:遥望宫阙。
穷思:无尽思绪。
看书:阅读书籍。
尽时:接近尾声。
含芳:含露争艳。
朝竞发:清晨开放。
凝艳:娇艳。
晚相宜:傍晚时分更合适。
人意:人们的情感。
殷勤:深情。
惜:珍惜。
狂风:狂风。
岂得知:怎能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和郓州令狐相公春晚对花》。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春末时节,对于美丽的花卉产生的情感共鸣。

“朱门退公后,高兴对花枝。”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在红门(朱门)之后,一位官员(公)退下后,诗人自己则高高兴兴地站在那里欣赏着花枝。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

“望阙无穷思,看书欲尽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观赏花卉之余,对远方的宫阙(望阙)产生了无尽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学的渴望,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

“含芳朝竞发,凝艳晚相宜。” 这两句描述了花卉在早晨时竞相开放,散发出芬芳,而到了傍晚则更显得鲜艳美丽。这里强调了时间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以及诗人对不同时段美景的感受。

“人意殷勤惜,狂风岂得知。” 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些美好的瞬间总是珍惜不舍,但狂风暴雨可能带走这一切,让人感到无力和悲哀。这里诗人通过对比静谧的花卉与突如其来的狂风,抒发了对生命易逝和自然力量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敏锐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对景图。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忽惊金印驾枝轓,遂别鸣珂听晓猿。

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

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勋高压海门。

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

新竹翛翛韵晓风,隔囱依砌尚蒙笼。

数间素壁初开后,一段清光入坐中。

欹枕闲看知自适,含毫朗咏与谁同。

此君若欲长相见,政事堂东有旧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思黯忆南庄见示

丞相新家伊水头,智囊心匠日增修。

化成池沼无痕迹,奔走清波不自由。

台上看山徐举酒,潭中见月慢回舟。

从来天下推尤物,合属人间第一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重题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

水榭芝兰室,仙舟鱼鸟情。

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

一泛钓璜处,再吟锵玉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