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诗(其二)

羲和运天晷,候虫和岁阴。

昔为莎鸡羽,今为蟋蟀吟。

感彼萧条节,动此栖迟心。

旅人在异乡,相思梦同衾。

登临一以眺,但见丘与岑。

清泠含广泽,悲商印遥林。

结轸还归来,当轩抚鸣琴。

幽兰久不奏,谁哉知此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秋日杂诗(其二)》描绘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情感。首句“羲和运天晷,候虫和岁阴”借太阳运行和候鸟的变化,象征时光流转,秋意渐浓。接着,“昔为莎鸡羽,今为蟋蟀吟”通过莎鸡羽化为蟋蟀的鸣叫,暗示岁月如梭,人事变迁。

“感彼萧条节,动此栖迟心”表达了诗人对秋季凄凉景象的感触,触发了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旅人在异乡,相思梦同衾”直接抒发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苦,即使在梦中也希望能与亲人共枕。

“登临一以眺,但见丘与岑”写诗人登高远望,所见唯有山丘和峰峦,景色虽美,却更添离愁。“清泠含广泽,悲商印遥林”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哀婉气氛,清凉的水泽和悲凉的商调回荡在远方的树林。

最后两句“结轸还归来,当轩抚鸣琴”表达了诗人想要结束漂泊,回到故乡,独自抚琴排解心中忧郁的愿望。然而,“幽兰久不奏,谁哉知此音”又暗示了知音难觅,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增添了诗的孤寂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寓情于物,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孤独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赠钱少容佥事

之子体英彦,弱龄称国华。

先名出艺苑,发迹翼名家。

澄清揽飞辔,亨衢有高车。

仪凤自览德,神羊本触邪。

当今爽鸠墟,千载同其嘉。

翱翔属宇县,音尘非天涯。

离居欲有赠,持此代疏麻。

勿言吏道迫,坐令尔音遐。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送徐用先归嘉州

客有归欤叹,言从隐者流。

高议在青琐,吾道付沧洲。

沧洲多故人,夙昔谐幽赏。

啸歌丹崖边,携手紫霞上。

壁津春水生,波浪动江城。

岷岭秋芳落,清音满兰若。

亦知江湖忧,不废登临乐。

迢迢结桂枝,望望阻相思。

殷勤三岁字,惆怅四愁诗。

伊予慕俦侣,暌离分晤语。

何时峨眉云,来作人问雨。

形式: 古风

送王舜典知成都

新解郎官绶,遥分太守符。

严程趋左蜀,归榜过东吴。

玉垒关云净,青城岭月孤。

乾坤回治象,江海接亭衢。

露冕仁风播,随车解泽濡。

滮流通暍壤,生色到寒芜。

筐篚穷方贡,兜鍪罄国须。

几年怀乐职,今日会昭苏。

廉范歌当继,王褒颂不谀。

循良千古事,肯负两轮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其一)

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

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丛棘纷纠缠,兴言谁剪伐。

诗人执斧柯,君子在林樾。

朝看清阴成,暮听商飙发。

一歌猗兰荣,再占泰茅拔。

不有栽培心,曲直竟何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