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题徐仲可先德复庵觅句图

墨痕谁识当年稿,曾经劫灰三度。

荡桨呼鸥,携筇策蹇,惯向斜阳来去。无言自语。

引微妙天机,欲吞还吐。

如此湖山,有人悄立断桥路。摊笺只应闭户。

诗成高唱罢,水袂飘举。

酒绿浇愁,灯红煮梦,好住烟波深处。奚囊满贮。

便清响时闻,一瓢风雨。老屋低檐,个中吟独苦。

形式:

鉴赏

这首《齐天乐·题徐仲可先德复庵觅句图》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高燮所作。诗人通过对一幅描绘徐仲可在复庵寻找灵感的画面进行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

首句“墨痕谁识当年稿,曾经劫灰三度”,暗示了画中的旧稿历经沧桑,可能曾被战火焚烧,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荡桨呼鸥,携筇策蹇,惯向斜阳来去”描绘出徐仲可泛舟湖上,与鸥鸟相伴,即使步履蹒跚,也坚持在夕阳下寻觅诗意,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无言自语。引微妙天机,欲吞还吐”进一步刻画了他的内心世界,他仿佛与自然对话,灵感如天机般微妙,欲言又止,显示出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和情感酝酿。诗人感叹“如此湖山,有人悄立断桥路”,表达了对眼前湖光山色的赞美,以及对徐仲可孤独而专注的身影的敬佩。

下片转向对徐仲可生活的描绘,“摊笺只应闭户”写他专心致志于诗篇创作,足不出户。“诗成高唱罢,水袂飘举”则描绘了他完成佳作后的豪情与潇洒,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情感随着歌声在湖面飘荡。接下来,“酒绿浇愁,灯红煮梦,好住烟波深处”表达了对他在困境中以诗酒排遣愁绪,沉浸于理想世界的深深理解。

最后,“奚囊满贮。便清响时闻,一瓢风雨”寓意他的才华如同装满诗囊的财富,随时可能在风雨中发出清脆的声音。然而,“老屋低檐,个中吟独苦”又揭示出他尽管才华横溢,却在孤寂的老屋中独自承受创作的艰辛,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苦涩。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徐仲可的艺术人生,既有对他的赞美,也有对他的同情,充满了对文人墨客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粥叟遁庸两词丈以玉照见赐,余方游西湖,摄得一影,归即以奉报,并媵小词

投来双璧。交到忘年情不隔。泰日桥边。

二叟皤然望若仙。须眉老丑。带得西湖清气否。

寄与诗翁。可许灵犀一点通。

形式:

浪淘沙(其一)得朱粥叟遁庸两词丈以和了公作见寄,依韵奉怀

农圃手安排。秋净如揩。门前五柳与三槐。

堤畔更栽桑八百,朝暮频来。霜菊似金钗。

叠遍庭阶。看花蓺树乐无涯。

远与高人相共赏,一证吟怀。

形式:

浪淘沙(其二)再用原韵戏柬粥叟遁用两丈

阊阖我能排。手把天揩。揩将天色绿于槐。

携得霓裳仙子伴,拍掌狂来。天女拔金钗。

掷向瑶阶。分明有梦到云涯。

二客从余相视笑,如此襟怀。

形式:

女冠子(其一)题文信尼画幅

是何意境。眼底烟云无定。莽平沙。

旷野谁家笛,边关何处笳。

荒寒峨岭雪,艳冶蒜山霞。更作千条柳,受风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