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溪八咏(其四)莲池夜月

旧是长松地,今来但一池。

野花开菡萏,秋色蘸涟漪。

水殿邻芗国,犀渠洞藕丝。

何当见形影,独立夜深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莲池在夜晚月光下的静谧与美丽。诗人以“旧是长松地,今来但一池”开篇,对比中透露出时光流转的痕迹,从茂密的松林变为单一的莲池,暗示了环境的变迁。接着,“野花开菡萏,秋色蘸涟漪”两句,生动展现了莲池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和秋天特有的色彩,通过“花”、“秋色”、“涟漪”等意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水殿邻芗国,犀渠洞藕丝”则进一步渲染了莲池的氛围,将莲池比作水殿,与芳香之国相邻,犀角制成的渠洞中藏着藕丝,这些比喻不仅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也赋予了莲池神秘而高雅的气息。最后,“何当见形影,独立夜深时”表达了诗人对莲池夜景的向往与期待,希望能在深夜独自欣赏这番美景,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池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韦溪八咏(其五)东溪丹荔

长夏离支熟,东皋胜事多。

赤城通水国,红树拟霜柯。

人有十年计,官无五月科。

隔溪看未饱,欲买奈贫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韦溪八咏(其六)南园榕荫

往往南园去,榕阴坐寂寥。

清谈方半日,落叶已齐腰。

树老不知岁,枝高还荫桥。

散人如散木,相过不须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韦溪八咏(其七)西畴晚穫

亦知耕种苦,所愿在秋成。

预作轮租计,方将剥稻声。

潮田多稔岁,云碓有香粳。

自悔为农拙,西畴空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韦溪八咏(其八)北海渔歌

北海潮初上,渔歌下夕阳。

远风吹渐近,短曲听来长。

浩荡波千顷,沉吟水一方。

芦中人不见,倚处问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