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刘太常说文诗

刘棻慕子云,许慎询景伯。

硕学该虫篆,奇文秀鸟迹。

曰余徒下帷,待问垂重席。

不诣王充市,聊投班玩籍。

三写偏钻研,六书多补益。

幽居服药饵,山宇生虚白。

留连嗣芳杜,旷荡依泉石。

夫君爱满堂,愿言驰下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刘棻仰慕扬雄的才学,许慎求教于贾逵。
他们学问广博覆盖了虫鱼篆书,奇妙的文章展现了鸟篆的独特魅力。
说自己只是像汉代儒生那样闭门读书,等待着被垂询,坐席都已准备妥当。
不去热闹的市集像王充那样辩论,暂且沉浸在班固的著作中寻觅乐趣。
对文字研究深入反复推敲,六书的学问得到了许多补充和收益。
隐居时服用药物调养,山间居室因内心的空灵而更显清幽明亮。
长久地追随先贤的美好品德,心胸开阔地依靠着山水生活。
您的仁爱充满了厅堂,我愿意将这番言辞传递到民间。

注释

刘棻:人名,指东汉末年的学者。
慕:仰慕,敬佩。
子云:扬雄的字,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许慎:人名,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
询:询问,求教。
景伯:贾逵的字,东汉经学家。
硕学:学问渊博的人。
该:包括,覆盖。
虫篆:古代篆书的一种,常刻在金石或竹木上,形状似虫,故名。
奇文:奇特的文章。
秀:展现,显示。
鸟迹:鸟篆,古代篆书的一种,笔画如鸟爪痕迹。
曰余:自谓,我自称。
徒:仅仅,只。
下帷:指像汉代儒生董仲舒那样闭门读书。
待问:等待被询问,指期待有机会展示学问。
垂重席:铺设坐席以待宾客,表示尊重。
诣:到,去。
王充市:比喻公开辩论的地方,王充是东汉思想家,好论辩。
聊:姑且,暂时。
投:投身,沉浸。
班玩籍:指班固的著作,班固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三写:反复书写,指深入研究。
偏:广泛地。
钻研:深入研究。
六书:中国古代分析汉字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幽居:隐居。
服药饵:服用药物,调养身体。
山宇:山间的居室。
生虚白:因内心空灵而使环境显得更加清幽。
留连:长久地停留,不舍离去。
嗣芳杜:继承前人的美德,芳杜比喻美好的品德。
旷荡:心胸开阔。
依:依靠,依赖。
泉石:山水,自然景物。
夫君:尊称对方,这里指友人。
爱满堂:仁爱充满整个厅堂,形容人品高尚,受人尊敬。
愿言:愿意说,希望。
驰下泽:驰骋于田野,比喻将美好的言行传播开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江总的作品,名为《借刘太常说文诗》。从诗的内容来看,江总通过借古代文学家刘棻和许慎等人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古典文献的钻研。在这个过程中,他表现出了自己渴望获得知识、探索学问的热情,以及希望得到他人指导的愿望。

诗中的“硕学该虫篆,奇文秀鸟迹”表明了江总对深邃学问和精美文章的向往。而“曰余徒下帷,待问垂重席”则展现了作者在学习上谦虚好学、愿意接受他人教诲的态度。通过“不诣王充市,聊投班玩籍”一句,可以看出江总对当时流行的浅薄之学持批判态度,而是更倾向于深入探研经典和高级学问。

在后面的几句中,“三写偏钻研,六书多补益”显示了作者对于经典文献反复研读、不断深化理解的态度。“幽居服药饵,山宇生虚白”则描绘了诗人隐居修学、通过服食草本来养生的生活状态。最后,“留连嗣芳杜,旷荡依泉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以及希望在大自然中找到灵感和安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江总深厚的学问底蕴,更透露出他对于学习、探索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纯净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哭鲁广达诗

黄泉虽抱恨,白日自留名。

悲君感义死,不作负恩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夏日还山庭诗

独于幽栖地,山庭暗女萝。

涧渍长低筱,池开半卷荷。

野花朝暝落,盘根岁月多。

停樽无赏慰,狎鸟自经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姬人怨

天寒海水惯相知,空床明月不相宜。

庭中芳桂憔悴叶,井上疏桐零落枝。

寒灯作花羞夜短,霜雁多情恒结伴。

非为陇水望秦川,直置思君肠自断。

形式: 古风

姬人怨服散篇

薄命夫婿好神仙,逆愁高飞向紫烟。

金丹欲成犹百鍊,玉酒新熟几千年。

妾家邯郸好轻薄,特忿仙童一丸药。

自悲行处绿苔生,何悟啼多红粉落。

莫轻小妇狎春风,罗袜也得步河宫。

云车欲驾应相待,羽衣未去幸须同。

不学箫史还楼上,会逐姮娥戏月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