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四)

唤得梅蕊要同韵,羞杀梨花不解香。

形式: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唤得梅蕊要同韵,羞杀梨花不解香”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梅花与梨花的不同情感和态度。

首先,“唤得梅蕊要同韵”,这里的“唤得”二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对梅花的呼唤,仿佛在邀请梅花一同吟唱,共同创造美妙的韵律。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梅花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它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朵花,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表达。通过“要同韵”的表述,诗人赋予了梅花一种参与、互动的角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接着,“羞杀梨花不解香”,这一句则以梨花为反衬,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诗人用“羞杀”一词,形象地表达了梨花在梅花面前自愧不如的情感。这里的“不解香”不仅指梨花本身没有香气,更深层地暗示了梨花在诗人眼中的价值和地位不及梅花。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梅花的高洁、独特和不可替代性,同时也流露出对梅花的深深敬仰和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对比,不仅描绘了梅花与梨花的不同特质,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和对其独特美的深刻感悟。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语言精炼,富有艺术感染力,是宋代诗歌中值得品味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10)

晁咏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十二首(其九)

钻真珠解玉板即易,看窟笼著楔却难。

月色和云白,松声带露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简鲍钦止

剧谈解人颐,湖海鲍工部。

端能于口前,截断第二句。

瘦藤寻上方,住此鼓钟暮。

快办呼酒尊,梅花已无数。

形式: 古风

伯时三马图

从来画马称神妙,至今只说江都王。

将军曹霸实仲季,沙苑丞辈犹诸郎。

龙眠老人亦画马,独与三子遥相望。

两马骈立真骕骦,一马脱去仍腾骧。

龙眠老人今则亡,呜呼三马谁平章。

北湖居士两鬓苍,初无长吉古锦囊。

饭豆不足将游梁,手持三马三太息,樯乌已复催船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公采赠太希先密云团韵

道人祝融屩,胡为堕南州。

都无作相但粥饭,平生衲被姑蒙头。

曾郎手中大圆镜,朵颐赠之非暗投。

快烧铜瓶作蟹眼,铸成八载心如抽。

吾行踽踽饱阅世,葵苋独与衲子游。

君来适逢小摇落,水天拍拍团沧州。

唤醒北固龛底梦,拟披袈裟上扁舟。

且浇玉川七碗句,仍洗船子三寸钩。

摩挲正焙连城璧,少林老僧初不识。

他时一笑示灵源,五百比丘端失色。

幽丛鲜鲜凉雨馀,亦有黄花净供无。

知渠肉团久炯炯,玷翳浑灭如大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