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公采赠太希先密云团韵

道人祝融屩,胡为堕南州。

都无作相但粥饭,平生衲被姑蒙头。

曾郎手中大圆镜,朵颐赠之非暗投。

快烧铜瓶作蟹眼,铸成八载心如抽。

吾行踽踽饱阅世,葵苋独与衲子游。

君来适逢小摇落,水天拍拍团沧州。

唤醒北固龛底梦,拟披袈裟上扁舟。

且浇玉川七碗句,仍洗船子三寸钩。

摩挲正焙连城璧,少林老僧初不识。

他时一笑示灵源,五百比丘端失色。

幽丛鲜鲜凉雨馀,亦有黄花净供无。

知渠肉团久炯炯,玷翳浑灭如大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与一位名叫曾郎的人物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佛法修行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道人穿着祝融屩(一种登山鞋)在南州生活的情景,他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以粥饭为主食,头戴僧帽,体现了其佛教徒的身份。接着,提到曾郎赠送给他一面大圆镜,象征着智慧的照耀,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诗中还提到了烧水煮蟹眼茶的情景,蟹眼指的是水沸腾时形成的细小气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这与“铸成八载心如抽”形成对比,表明经过多年的修行,内心已如丝线般细腻而坚韧。

诗人自述独自行走于世间,与僧侣为伴,享受着清淡的生活。当曾郎来访时,正值秋风萧瑟,水天一色的美景映入眼帘,激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希望与曾郎一同品味茶香,探讨佛法,如同品尝玉川子的茶诗,以及船子和尚的钓鱼之道,这些都是精神上的交流与启迪。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入理解,认为自己如同少林老僧,对佛法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期待未来能与更多僧侣分享这种智慧,引发他们的惊讶与赞叹。同时,诗中也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如“幽丛鲜鲜凉雨馀,亦有黄花净供无”,展现了自然界与佛法修行之间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法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又再至山阳作

楚州白菘大于臂,天乞吾曹作好春。

北湖食来如食肉,塔里僧伽不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武夷仙架船岩

西溪漂渺接明河,鼓棹仙人泛立波。

却御长风天上去,虚舟千古插嵯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武夷仙机石

辛苦支机耐寂寥,肯同嬴女只吹箫。

金梭昨夜成龙去,上与天孙织绛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武夷鸡窠岩

仙人清磬读黄庭,长听金鸡半夜声。

一夕都随黄鹤去,满巢明月白云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