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愁(其七)

杜若江边只自芳,美人天外信茫茫。

梦回曾记秦楼上,月下吹箫引凤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寄愁(其七)》由明代诗人梁宪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与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首句“杜若江边只自芳”,以杜若花在江边独自绽放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杜若花虽美,却只能独自盛开,无人欣赏,暗喻了诗人情感的无人理解与共鸣。

次句“美人天外信茫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这里的“美人”不仅指具体的某个人,更泛指诗人内心深处渴望相遇的那个人。而“天外信茫茫”则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与寻找,但又似乎遥不可及,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迷茫。

第三句“梦回曾记秦楼上”,通过梦境的回忆,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空间。秦楼,古代宫殿或高台的别称,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与心上人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梦回时分,诗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温馨与甜蜜的时刻,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距离,使得这份回忆更加珍贵而难以触及。

最后一句“月下吹箫引凤凰”,以美丽的画面收尾,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月下吹箫,本就带有几分仙气,而引凤凰,则是极富诗意的想象,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体而言,《寄愁(其七)》通过杜若花、远方之人、秦楼、月下吹箫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情感世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收录诗词(153)

梁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愁(其八)

千金不惜买灵文,吸月餐英总为君。

共保朱颜长美好,招将箫史日为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过何仙姑祠(其一)

昔年居罗浮,长与群仙游。

蝴蝶如车轮,飞上大石楼。

五彩映朝日,跨之恣优悠。

几度访云母,逍遥过丹丘。

不见何仙姑,使我生离忧。

今春入增城,驻棹相水头。

仙姑故居在,林木生清幽。

披帏一长揖,踌蹰重迟留。

如登姑射山,绰约莫可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过何仙姑祠(其二)

我思古仙人,道成羽化去。

朝游旸谷东,暮向西崦住。

广带飘长风,云鬟销烟雾。

时来戏人间,宴婉同欢处。

窈窕谁家子,捲帘当官路。

灼灼如蕣华,倾城一回顾。

不惜千金躯,长恐时光暮。

适意在闺房,孰谓丹经误。

形式: 古风

寄寿潘亚目五十又一

我少君一岁,俱为五十人。

勋名怜共许,华发各更新。

渐喜儿曹长,休辞酒盏频。

罗浮贮千斛,期访洞中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