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晒书

芸香天上宴,不到野人居。

见说星期夕,闲将腹晒书。

笑人操犊鼻,容我辟蟫鱼。

小勿欺椰子,中从著石渠。

从他便是懒,乞汝巧相如。

此日何堪负,馀暄献纳疏。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辰翁在秋日里晒书的情景,充满了文人的雅趣与闲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芸香天上宴”,以“芸香”象征书籍的香气,将晒书的场景置于一个高雅的宴会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不到野人居”则暗示了诗人与世俗的隔绝,强调了他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琐碎。

“见说星期夕,闲将腹晒书”两句,通过“星期夕”这一特定时间点,表现了诗人利用夜晚的宁静时光来晒书,既体现了他对书籍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生活节奏的把握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笑人操犊鼻,容我辟蟫鱼”两句,以幽默的笔触对比了他人忙碌于世俗事务与自己悠闲晒书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小勿欺椰子,中从著石渠”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书籍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通过“椰子”和“石渠”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知识传播和积累的追求。

“从他便是懒,乞汝巧相如”两句,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懒惰”态度的理解和接纳,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智慧与包容。这里“懒”并非真正的懒惰,而是对生活节奏的合理调整,是对自我内心的尊重。

最后,“此日何堪负,馀暄献纳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规划的思考。在余晖中晒书,不仅是一种对过去知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学习和贡献的一种预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晒书这一日常活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秋景.牛女年年渡

牛女是谁传,灵桥不待船。

昔年曾此渡,每渡似初年。

此夕须停织,何人更服牵。

星期无了日,河水尚依然。

岁晚长疏隔,人间早弃捐。

瑶池人独处,搔首待君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秋景.机丝虚夜月

不见机边女,当时独月知。

坐令如此夜,虚却理残丝。

缲得扶桑茧,张成锦字词。

弦光空到晓,花影不侵帷。

尺寸知何用,须臾即别离。

小窗思妇懒,不是恤周嫠。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秋景.秋空日凌凌

最是秋空恝,秋田诉不应。

夜占常悄悄,日复觉凌凌。

何似春工恻,无端地气腾。

双眉频望极,八翼愈难升。

其雨今若此,如云亦未曾。

小心风不上,涕泗日沾膺。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秋景.吹笛月明中

何处吹长笛,千年恨未终。

关山人去后,秋夜月明中。

旷野参差久,寒江滉漾通。

曲终郿县坞,怨彻广寒宫。

海外阴晴异,天涯慷慨同。

江南回首处,歌罢水流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