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平心计尽红牙,五日雕鞍暮到家。
林下觅春春已晚,绿杨枝暗不通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和晏太尉西园晚春》。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初夏时节游历西园时的心境与情感。
“北平心计尽红牙”,这里的“北平”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理概念,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地区。“心计”则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对美好景致的期待和盘算。而“红牙”则是对春日晚照下树木尖端被阳光映照所呈现出的鲜明色彩的描绘,这些生动的字眼让人仿佛能看到那耀眼的景象。
接下来,“五日雕鞍暮到家”,“五日”可能是指诗人游历归来的时间,到了傍晚时分,而“雕鞍”则是装饰华丽的马鞍,这里也透露出了一种疲惫而又满足的心情。
第三句“林下觅春春已晚”,诗人在树林中寻找春天的踪迹,但发现春天已经过去了。这不仅是在描述自然景象,更是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惆怅。
最后,“绿杨枝暗不通鸦”,“绿杨枝”描绘的是树木茂密的景象,而“暗不通鸦”则意味着连乌鸦都无法穿行其中,这里形容了春天林间的幽深与宁静。同时,乌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时被赋予不详之意,诗人或许也在表达一种对周遭环境的警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活动交织,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春日游历情境。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终年羁束厌华绅,暂到林墟似出尘。
尽是机心可忘处,争教鱼鸟不留人。
千里梁陈一眺分,古愁今恨枉相闻。
早须跋马收清思,莫看沈西日暮云。
榔栗婆娑昼影圆,披襟凝眺此翛然。
鹂留便作林间伴,正是麰黄椹紫天。
沆莽团红上晓原,露英风叶隔尘喧。
天边一寄冥鸿意,越乙荆凫判自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