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紫岩老雪中观梅

清寒池馆静沉沉,惨淡江梅弄晚阴。

雪里有谁能载酒,花前无语自伤心。

低枝似欲迎人笑,清赏何妨倚树吟。

况有争妍佳句在,愈撩诗思不能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夜晚的清寒笼罩着寂静的池馆,江边梅花在傍晚的阴霾中显得凄凉。
在雪中还有谁能够携带美酒,独自在花前默默伤感。
低垂的树枝仿佛想要迎接人们的欢笑,欣赏美景时不妨倚树吟唱。
更何况还有美丽的诗句等待发现,这更激发了我无法抑制的诗意。

注释

清寒:寒冷。
沉沉:深沉、寂静。
惨淡:暗淡、凄凉。
江梅:江边的梅花。
晚阴:傍晚的阴霾。
载酒:携带美酒。
无语:沉默不语。
伤心:伤感。
低枝:低垂的树枝。
迎人笑:迎接人们的欢笑。
清赏:欣赏美景。
倚树吟:倚树吟唱。
争妍:竞相斗艳。
佳句:美丽的诗句。
诗思:诗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日江梅图景。开篇“清寒池馆静沉沉,惨淡江梅弄晚阴”两句,通过对池馆和江梅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有些凄凉的氛围。"清寒"二字传达了冬日的冷清,而“池馆静沉沉”则是时间在空间中积淀下来的结果;"惨淡江梅"形象鲜明,展示了梅花在寒风中的孤傲与哀艳。

接下来的“雪里有谁能载酒,花前无语自伤心”两句,诗人通过设问和内心的独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的感慨。"雪里有谁能载酒"不仅是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也是对能够在严寒中保持风骨者的渴望;"花前无语自伤心"则流露出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心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低枝似欲迎人笑,清赏何妨倚树吟”两句中,诗人捕捉到了梅花的生动姿态,以及自己在此情景下的悠然自得。"低枝似欲迎人笑"描绘了梅花低垂而亲切的样子;"清赏何妨倚树吟"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旷神怡,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况有争妍佳句在,愈撩诗思不能禁”两句,诗人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况有争妍佳句在"指的是江梅之美已然难以用言语表达,但又不由自主地生发出许多美好的词句;"愈撩诗思不能禁"则是对这种创作冲动的肯定,表现了诗人对于美景的深刻感悟和无法抑制的诗意涌动。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之美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一个既能欣赏自然之美,又能将这种美好转化为文学创作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

昔时乘障楚江边,信笔题诗度岁年。

岂敢嘲风仍咏月,祇思问舍与求田。

归心虽似陶元亮,句法宁窥孟浩然。

多谢君诗过褒拂,愈令惭汗出如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董伯玉韵

野性耽閒昼掩扉,坐看斜日上书帷。

不妨挟册从吾好,亦学吹竽笑昨痴。

鬓发星星行且老,胸襟碌碌苦亡奇。

与君正欲论心事,又恐分携各一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蒋无退怀湖山

多谢君恩许引年,容亲白石与清泉。

不来山下寻诗社,即向湖中棹酒船。

意适更穿花坞去,兴阑还傍竹林眠。

那闻高士飘然句,陡觉身轻似得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蒋无退咏雪

腊中三白几年无,今岁呈祥事可书。

披得一蓑方入画,翻成双带又随车。

共惊飞絮迷清昼,更觉同云满太虚。

忆昔读书灯火少,喜穿窗牖映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