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丈中大自虔还鄱阳弭节豫章南浦亭下相从累日议论慨然志节弥励感叹不足成鄙句送行

抗志潜心六籍中,文章直欲拟轲雄。

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

南浦送行伤碧草,北窗归卧享清风。

君王寤寐思黄发,会见蒲轮徵此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名为《送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余丈中大自虔还鄱阳弭节豫章南浦亭下的深情厚谊与不舍之情。

首联“抗志潜心六籍中,文章直欲拟轲雄”,赞扬了余丈中在学问上的追求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将他比作孔子和孟子这样的伟大思想家,表达了对其学术成就的高度肯定。

颔联“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则进一步强调了余丈中在精神品质上的高尚,即使在前辈风流不再的时代,他的气质依然与古人相通,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颈联“南浦送行伤碧草,北窗归卧享清风”,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南浦边的碧草象征着离别的哀愁,而想象中的北窗归卧则预示着未来的宁静与安逸,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君王寤寐思黄发,会见蒲轮徵此翁”,寄托了对余丈中晚年能够得到君王赏识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余丈中智慧和品德的敬仰,希望他能像古代贤者一样受到尊崇。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文化传承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人物的期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准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嘉其勤于其行也作诗送之(其一)

日日孤村对落晖,瘴烟深处忍分离。

追攀重见蔡明远,赎罪难逢郭子仪。

南渡可忧鸢共堕,北辕应喜雁相随。

马蹄惯踏关山路,他日重来更送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准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嘉其勤于其行也作诗送之(其二)

瘦筇羸马一貂裘,江浙湖湘得纵游。

万里远劳君伴送,隔年应笑我淹留。

默祈衡岳云开岭,夜入浯溪月满舟。

北阙旧交如问讯,为言白尽老人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分水铺步月

人随乌鹊正南飞,月到中天列宿稀。

远近江峦明霁色,横斜烟雾助清辉。

危亭搔首风传笛,迥野微行露湿衣。

儿女未须频怅望,春来应与雁同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余将卜居水东先以诗寄吴令

茅斋背郭面孱颜,已有幽人约往还。

学道远寻岣嵝令,卜居长占荔支湾。

窗间山色红尘远,竹外棋声白昼闲。

静扫风轩同宴坐,柴扉应为夜留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