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一首(其五)

东望大乘器,区区十万里。

因这一著错,累及人断臂。

彼错犹且可,此错无巴鼻。

彼错此错诉之谁,倒拈铁笛逆风吹。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翻译

向东遥望那座大乘器,它距离这里只有十万里的距离。
由于这次小小的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甚至有人因此失去了手臂。
那个错误尚可理解,但这一个错误严重到无法挽回。
面对这两个错误,该向谁诉说呢?他拿起铁笛,逆风而吹,似乎在寻求答案。

注释

东望:向东远望。
大乘器:可能指代某种重要的物体或象征。
区区:形容数量少或程度轻微。
十万里:极言距离遥远。
一著错:一次关键的错误。
累及:牵连到,波及。
人断臂:比喻严重后果。
彼错:那个错误。
犹且:尚且,还。
此错:这个错误。
无巴鼻:形容错误严重到无法弥补。
彼错此错:两个错误。
诉之谁:向谁诉说。
倒拈:倒拿,这里可能表示情绪激动或无助。
铁笛:可能象征力量或决心。
逆风:逆着风,暗示困难或挑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宁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东望大乘器,区区十万里"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景象,可能象征着佛法的广大无边。然而,接下来的"因这一著错,累及人断臂"揭示了一个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暗示着修行中的偏差可能导致他人受苦。

"彼错犹且可,此错无巴鼻"进一步强调了两种错误的区别,前者虽然有误但尚可改正,而后者则严重到无法挽回,甚至可以用"无巴鼻"来形容其无可救药。最后两句"彼错此错诉之谁,倒拈铁笛逆风吹",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出在面对错误时的迷茫和无人可以诉说的孤独感,以及试图通过逆风中吹笛来寻求解脱或警示他人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物抒怀,揭示了修行中对于错误的认识与反思,以及对纠正错误的重要性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96)

释普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一首(其四)

青州布衫重七斤,由来错认定盘星。

那知富士山孤峻,到顶须行三日程。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一首(其三)

出水未出水,心疑生暗鬼。

巩县造茶瓶,一只三个嘴。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偈颂二十一首(其二)

有处不是有,无处不是无。

有无不到处,馨香满道涂。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偈颂二十一首(其一)

檀那梦见大栋梁,高僧罗汉满云堂。

慷慨重新铺盖就,比之兜率更尤强。

衲子办道耐长久,成佛作祖法中王。

下等愚迷无正念,镕铜灌口卧铁床。

形式: 偈颂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