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闻大成乐》描绘了对古代音乐艺术的崇高敬仰和对儒家礼乐文化的赞美。诗的开篇“大音久不作,干羽云潜凋”暗喻盛世音乐的重现,如同天地间的宏大音符悄然复苏。接着,诗人感叹如孔子般的人物不再,但仍有鲁地的礼乐传统得以延续,齐国的韶乐令人欣喜。
“获麟遽穷泣,仪凤安可招”借麒麟和凤凰的典故,表达对古代圣贤的追思,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乐章难以再现的遗憾。诗人向乐师挚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希望在音乐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苟得行武城,莞尔良逍遥”表达了对音乐带来的愉悦和自由的向往。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千载下”的礼乐盛况超越了个人想象,成为历代帝王的尊崇对象。
“礼明乐具举,情备文亦昭”赞扬了礼乐制度的完善和情感表达的丰富,音乐与诗歌交织,如同祝圉和笙箫的和谐共奏。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宫廷音乐的壮观场面,乐器繁多,舞者轻盈。
“美善见韶箾,揖逊亲唐尧”赞美了音乐的美德和对先王的敬仰,诗人回忆起昔日的盛典,如今则在朝廷殿堂中再次感受到音乐的神圣。
最后,诗人感慨音乐不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道德的超越,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他期待自己能通过音乐体验到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并希望与知音共享这份美好。
整首诗以音乐为纽带,融合了历史、文化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庞嵩对儒家礼乐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