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篇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

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

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绤。

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

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葛生长在洛水边,黄花漫天如绵延的织锦。
青烟般的葛藤长而柔韧,缠绕蜿蜒有几百尺。
闺中女子用纤细的手,采摘葛藤编织细布。
缝制出异国他乡的衣物,远寄给南方的游子。
当苍梧星的火落之时,炎热夏季的衣服不要轻易丢弃。
这些衣物虽然过季,却是我亲手制作的痕迹。

注释

黄葛:一种蔓生植物。
洛溪:洛水边。
黄花:指葛花。
绵幂:形容繁密覆盖。
青烟:比喻葛藤的柔韧。
缭绕:缠绕。
几百尺:极言葛藤之长。
闺人:闺中女子。
素手:洁白的手。
采缉:采摘编织。
絺绤:葛布。
绝国衣:远方的衣物。
日南客:南方的旅人。
苍梧大火落:指夏季星空中的苍梧星。
暑服莫轻掷:不要随意丢弃夏季衣物。
过时:不合时令。
手中迹:亲手制作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洛溪边生长着黄色的葛藤,黄花铺展开来,如同细软的织物。青烟般的葛藤蔓延而出,缭绕成几百尺长的绿色带子。内室中的女子巧手采撷,将这些自然之物编织成精美的絺绤。这不仅是一件普通的衣物,它承载着远方女子的情思和手艺,被送往遥远的地方,作为对那里的旅人的一份温情。

诗中还提到“苍梧大火落”,可能是指夏日烈日炎炎,但即便是在这样的酷热季节,也不要轻易抛弃这件充满情感的衣物。最后一句“我手中之迹”表达了女子对这份劳作和情感的珍视,即使时间流逝,这份痕迹依然留在她的心中。

整首诗通过黄葛这一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亲情、友情乃至乡愁的深切感怀。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

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

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尽心,何能保其身。

多君重然诺,意气遥相托。

五马入市门,金鞍照城郭。

都忘虎竹贵,且与荷衣乐。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

相思无终极,肠断朗江猿。

形式: 古风

寓言三首(其一)

周公负斧扆,成王何夔夔。

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

贤圣遇谗慝,不免人君疑。

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

管蔡扇苍蝇,公赋鸱鸮诗。

金縢若不启,忠信谁明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寓言三首(其二)

摇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

往还瑶台里,鸣舞玉山岑。

以欢秦娥意,复得王母心。

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寓言三首(其三)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

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倒。

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

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