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有南征约,残秋别故山。
篱花犹灿灿,霜叶渐斑斑。
明月随帆去,长空送雁还。
三湘渺何许,万里碧云闲。
这首清代诗人邵齐焘的《九月十九将赴湖南夜发》描绘了诗人即将南征时的离别情景。首联“为有南征约,残秋别故山”表达了诗人因使命召唤而不得不在秋意渐浓的时节离开熟悉的故乡。"篱花犹灿灿,霜叶渐斑斑"通过写篱笆边的菊花依然盛开和逐渐变黄的霜叶,渲染出一种凄美的秋景,寓示着时光流转与离别的感伤。
颈联“明月随帆去,长空送雁还”运用了明月和大雁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明月如友陪伴诗人远行,而归雁则勾起他对家乡的思念,暗示旅途的孤寂与对未来的期待。尾联“三湘渺何许,万里碧云闲”以辽阔的湘江和无边的碧云,展现出诗人即将踏入的湖南大地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旅程的迷茫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离别故土的不舍以及对新生活的憧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三十年前旧友稀,一樽还喜共晴晖。
兴来不觉风吹帽,话久方知露湿衣。
篱下晚花邀客醉,溪头凉月送人归。
拒霜开日仍留约,如此清秋愿莫违。
一村桑苎水湾环,瓶钵萧然寄此闲。
松子落时经院静,天花雨处石苔斑。
不离尘市心常定,偶写云泉意自闲。
他日扁舟泛沧海,欲参庭柏叩禅关。
年来疏懒谢寒喧,门掩青萝自一村。
短句闲吟聊遣兴,危机防蹈欲无言。
时烦狎鸟窥檐际,且喜新苔汲屐痕。
流水半湾容小隐,旁人错认武陵源。
一月分宁客,载访涪翁居。
转径入幽邃,烟水开林于。
湾势回明月,泱漭天旷如。
石壁裂斧劈,石栈盘空虚。
酌我双井泉,台上窥游鱼。
遗址委榛莽,约略存阶除。
丰碑不可读,字剥苔藓余。
野老指陈迹,一一为嗟吁。
先辈一抔土,枫叶吹蘧庐。
文章不可死,故宅无完区。
再拜想元祐,箬影清扶疏。
白杨枯萧萧,天籁生长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