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积庆源流远,娠贤社稷光。
斯文今北斗,举代一文昌。
象服山河寿,斑衣日月长。
生刍此时事,四海为悲凉。
这首诗是宋代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楼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时代的缅怀和对于现实的悲凉之情。
"积庆源流远,娠贤社稷光。斯文今北斗,举代一文昌。"
这些句子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与文学传统的崇敬,以及对文昌星(即孔明)这颗代表学问和才华之星的尊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于智慧和知识的一种赞美。
"象服山河寿,斑衣日月长。"
这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用以比喻生命的长久与悠远,通过“象服”、“斑衣”等意象,传达了对永恒和不朽的向往。
"生刍此时事,四海为悲凉。"
这两句则流露出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哀伤,“四海为悲凉”表明了作者心中的忧虑与悲观,这种情感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并不鲜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势。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赞美和对现实世界的哀伤,展现了一位宋代士人对于时代变迁、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不详
天与才难似,家传学更优。
著鞭心汗马,游刃目无牛。
奏语闻三叹,论功仅一州。
人才苦牢落,那不使公留。
昨岁桐江去,群公盛祖筵。
安舆皆鹤发,綵服正蝉联。
回首那为此,伤心可问天。
萱堂留仲博,犹足慰黄泉。
湖海归来近,山林兴故长。
勇辞黄阁掾,却上白云乡。
缥缈书楼壮,凄凉笔冢荒。
家声传二妙,公死未应亡。
爱士风流古,翻书气味长。
诗家入陶谢,书法到颜杨。
竹石故无恙,人琴今则亡。
二龙天下秀,一一看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