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其一)

江东归梦看云时,两疏陈情总孝思。

那更鲈鱼堪作脍,只缘衮职正缫丝。

孤帆夜落潮声静,五鼎秋移菽水私。

料得北堂非恤纬,手中纫线整朝衣。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的《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乡省亲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官职与家庭责任之间平衡的感慨。

首句“江东归梦看云时”,以“江东”点明友人的故乡所在,通过“归梦”和“看云”两个动作,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归途的深切期待与思念之情。

接着,“两疏陈情总孝思”一句,借用了西汉名臣疏广、疏受的故事,他们辞官归家,以尽孝道。这里暗含了对友人归省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

“那更鲈鱼堪作脍,只缘衮职正缫丝”两句,运用了典故,鲈鱼脍是古代文人喜爱的美食,而“衮职”指帝王的职位,“缫丝”则是比喻治理国家的繁重工作。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官职的尊重,也暗示了友人在公务繁忙之际仍不忘归乡省亲的孝心,体现了对友人兼顾公私、忠孝两全的赞赏。

“孤帆夜落潮声静,五鼎秋移菽水私”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情景,夜晚的孤帆在平静的潮水中航行,象征着友人归家的旅程。同时,“五鼎”代表高官显赫的地位,“菽水私”则指家庭的温馨与亲情,这两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在公务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的祝愿。

最后,“料得北堂非恤纬,手中纫线整朝衣”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归家后能够尽孝、处理好家庭事务的期待。北堂通常指母亲居住的地方,恤纬是指为母亲织布,这里暗示友人会尽心照顾母亲。手中的线象征着友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整朝衣则寓意着友人对公务的认真负责。这两句将友人的孝行与公职职责巧妙结合,展现了对友人全面发展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典故运用,展现了对友人归省的深情关怀,以及对其在公务与家庭责任之间取得平衡的赞美,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观念。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其二)

烛痕长照泪痕乾,恳疏云归系母安。

万古纲常元有孝,几人风节肯无官。

野云斜度吴江白,山雨初深燕曲寒。

须备庙堂前席问,流民蚤入画中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子重侍巽斋先生南还(其一)

天涯有子侍翁归,深夜焚香草疏时。

赖有元良新孝理,不妨离别恼相知。

江光夜舫南山梦,木榻秋斋北雁期。

桑落酒杯团骨肉,莫教人说报君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子重侍巽斋先生南还(其二)

陌上垂杨枝上风,依依似管别儿翁。

恨无鸣雨回行马,愁见流云催去鸿。

垒遍万郊须问幕,江深五月可瞻枫。

到家便说陈情事,奏草行行是教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爱日堂

婆娑椿树碍曦光,移向庐陵孝子堂。

白发侵寻蝇黍字,青山八十主宾觞。

祝词须到看桃实,益算从教与线长。

安得老人问消息,铭心未肯说存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