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

富春以钓隐,磻溪以钓显。

亦各适其适,何繫竿与线。

跂石临澄渚,秋水泠然善。

垂丝致喁嘬,岂为烹鬵甗。

隐显非我为,潜跃任彼转。

渺瀰眄烟波,兴正复不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垂钓者在富春江畔的隐逸生活,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比“钓隐”与“钓显”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首句“富春以钓隐,磻溪以钓显”,点明了垂钓者的两种不同状态:在富春江边隐居垂钓,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磻溪边因钓鱼而名声显赫,体现了外在的成功与社会的认可。这两者虽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垂钓者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追求。

接着,“亦各适其适,何繫竿与线”,进一步强调了个人选择的重要性,无论是隐居还是显名,都是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追求做出的选择,不应被外界的规则所束缚。

“跂石临澄渚,秋水泠然善”,描绘了垂钓者站在石头上,面对清澈的江水,感受着秋天的凉意。这里的“泠然善”不仅形容了水的清凉,也暗示了垂钓者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垂丝致喁嘬,岂为烹鬵甗”,描述了垂钓的过程,垂下鱼钩,等待鱼儿上钩,但这并非为了烹饪食物,而是享受与自然的互动,体验生活的乐趣。

“隐显非我为,潜跃任彼转”,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无论是在隐居还是显名的状态中,都是自然的安排,而非个人所能控制。垂钓者随波逐流,顺应自然,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最后,“渺瀰眄烟波,兴正复不浅”,垂钓者放眼望去,烟波浩渺,内心的情感却并不浅薄。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垂钓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真谛的追求与感悟。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恬居

搆筑深谷中,岚霭幻朝暮。

名之曰永恬,允得岩居趣。

叠树罨苍翠,曲流绕蹊路。

仙卉四时芳,奇峰一窗具。

澹泊足怡悦,舂容而静寤。

买山合周孔,羲经于是注。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溪流

溪流勃雨后,雨止流亦止。

剿袭为学者,奚以异乎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听瀑

溅瀑落岩鸣,清机惬静声。

寒垂一条玉,虹掣九秋晴。

乱点侵危石,澄光袭敞楹。

寒山千尺雪,假藉若为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中元日放河灯

碧空云散夜清妍,解让秋蟾初度圆。

雅合山庄陈节物,较赢江国闹灯船。

千枝朗彻岩边树,万朵辉交火里莲。

漏下松斋归静憩,依稀飒景似前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