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

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

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

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

此物宁足感,聊用助歌者。

但怀郢曲悲,岂计所知寡。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的作品《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相聚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和器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首句“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描绘了清晨诗人漫步于山林之中,寻找带有露珠的树枝,却舍不得采摘,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珍惜。接着,“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一句,借风动云移,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幽深情感,却无人能理解,表达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随后,诗人引入了友人的到来,通过“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描述了友人赠送古董酒具的情景,不仅增添了聚会的雅致氛围,也象征着友情的珍贵与深厚。接下来,“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赞美了酒具上的精美图案,进一步烘托了聚会的高雅与温馨。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则描绘了酒具上浮雕的郁金香图案,以及其下方生长的青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痕迹。最后,“此物宁足感,聊用助歌者”表达了对这些物品的感慨,认为它们虽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可以作为助兴之物,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但怀郢曲悲,岂计所知寡”则是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即使知道的人不多,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器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与艺术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九日集葆山寺得载字

贫居懒出门,未到辄复悔。

偶寻秋夕英,顾见石璀璀。

手斸松根苓,下有坟千载。

青山如葆羽,无人禁樵采。

狂歌呼曲生,悲往兴故在。

未卜遇浮丘,犹堪居畏垒。

形式: 古风

九日禺中登沃洲放鹤峰南望天台诸山

镜面小蓬岛,入剡脱我骖。

舍棹来沃洲,下岭见精蓝。

修眉浮天姥,天台在其南。

良游爱九日,巾堕发不栉。

醉浮秋夕英,饥食决明实。

远寻竺僧迹,俛仰千载陈。

狂呼许元度,王谢十八人。

彷佛川谷应,草木皆冥冥。

便欲即之语,又疑物所冯。

闭目游泰初,寥廓以为邻。

形式: 古风

五日山中

东邻拔蒲根,南邻烧艾叶。

艾叶出青烟,蒲根香胜雪。

乾坤生燐火,阴碧期月光。

烟随艾叶散,进此菖蒲觞。

蒲觞益齿发,齿白发如漆。

馀饮不尽器,置之五七日。

五日化为丹,七日化为碧。

一服一千年,令人生羽翼。

形式: 古风

寄题山阴徐氏林亭三首(其一)见南亭

青林见危构,南山覆其陲。

林居何为此,所爱烟雾姿。

上有鹧鸪鸟,来从溟海湄。

飞止不他乡,畏与宿愿违。

违此顷刻间,万死莫赎之。

而忧中夜露,辛苦湿毛衣。

毛衣岂愿湿,即湿非所辞。

莓苔与薏苡,含弄寄相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