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效忠伤顶,衔悲补发,此地争传遗迹。
春来野草不胜愁,犹自带、古人残碧。
晴虹朝亘,寒潮夜上,愁绝重来行客。
八驺何日在车前,笑王郎、捶残油壁。
这首词以"效忠伤顶,衔悲补发"开篇,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感慨,似乎是在追忆某位忠诚但命运多舛的人物。"春来野草不胜愁,犹自带、古人残碧"描绘了春天景色中的哀愁氛围,野草似乎也承载着古人的遗恨,残存的绿色仿佛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接下来,"晴虹朝亘,寒潮夜上"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彩虹和潮水的交替更迭,象征着时光流转与世事变迁,让再次来访的人更加感怀。"愁绝重来行客"直接点明了词人自身的忧郁心情,以及对旧地重游的沉重感受。
最后两句"八驺何日在车前,笑王郎、捶残油壁"则借典故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事无常的无奈,"八驺"可能是指昔日的仪仗队,"王郎"暗指某位故人,"捶残油壁"则暗示了岁月侵蚀和人事消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怀古伤今的词作,情感深沉而富有历史韵味。
不详
一字丰南,又号听翁。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后失官,再未出仕
雉堞斜通势不孤。春树参差画图。
斩蛟射虎只须臾。英雄偏爱读奇书。
花寂寞,草模糊。红衬斜阳影铺。回头四十八年馀。
老夫曾此戏鸠车。
独上高台寻六代。多少江山,都在斜阳外。
极目浮云还四海。回头更恨斜阳快。
鹭渚龙山何处在,莫种梧桐,空把鸾皇待。
无数啼乌声不奈。凤凰却恐乾坤隘。
重来忘了升之路。当时白浪今何处。休挂旧宫幡。
秋风片片寒。犹记金经舍。亲为三郎写。
石佛几时来。袈裟绣绿苔。
东风初到乌衣路。开尽了、轻红千树。
癫狂不见当年杜。花袅酒旗青纻。
又过了榆钱柳絮。浑莫劝、东君且住。
恨他燕子衔春去。一片香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