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首山夜归马上作

苍岩出几曲,此与大道会。

回看灯火处,已在林萝外。

凉风生雨气,清月动山霭。

渐近平桥路,淙淙闻石濑。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翻译

青翠的山岩弯弯曲曲,它与大道相交汇。
回首望去,灯火闪烁的地方,已经在树林和藤蔓之外。
微凉的风带来雨的气息,明亮的月光穿透山间的雾霭。
渐渐接近平坦的桥路,清晰听到溪水潺潺的声响。

注释

苍岩:青翠的山岩。
曲:弯曲。
大道:主要道路。
会:交汇。
回看:回首望去。
灯火:灯光。
处:地方。
林萝:树林和藤蔓。
凉风:微凉的风。
雨气:雨的气息。
清月:明亮的月光。
山霭:山间的雾霭。
渐近:渐渐接近。
平桥路:平坦的桥路。
石濑:溪水的溅起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游首山归来时的夜晚景象。首句"苍岩出几曲,此与大道会",展现出山路弯曲,最终与大道相交,富有山水相融的意境。接着,"回看灯火处,已在林萝外",通过灯火的指引,诗人意识到距离城镇已远,四周被茂密的树林和藤萝环绕。

"凉风生雨气,清月动山霭",诗人感受到山间微凉的晚风带来湿润的气息,明亮的清月穿透山间的雾霭,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渐近平桥路,淙淙闻石濑",描绘了临近村庄,听到流水潺潺声,那是石濑在桥下流淌,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动的声音。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归途中的自然景色和感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归家的期待。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福圣院呈审言诸君

残春去无几,烦暑来已渐。

驱车九衢里,赤日汗两脸。

投身入佛寺,廊殿邃且俨。

老僧一何贤,为我拂清簟。

神轻反无寐,性达非有检。

啾啾雀声闲,悄悄人迹敛。

却思吾庐下,此乐不为欠。

新蘋生明镜,密笋排翠琰。

时哉盍旋归,尘土吾已厌。

形式: 古风

登上东门

朝发上东门,回首望帝宅。

宫城镇大野,瀍洛去不息。

是时雨新霁,云物有佳色。

嵩峰如迎人,百里见晴碧。

平川邈如画,日照崖脚赤。

道傍公卿坟,鳌背负脩石。

苍苔剥文字,十五尚可识。

贤愚不复辨,零落同一迹。

薄暮桑榆风,空悲怀古客。

形式: 古风

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

抱痾积闲纵,世味颇能淡。

惟于山水娱,自谓老不厌。

况兹伊洛间,久畜游赏念。

幽扉深隐竹,小约度平堑。

解鞍庇清阴,拂席见残艳。

长溪自南流,小阁忽东瞰。

游人坐兀兀,鸣鸟来泛泛。

蟹潜石穴幽,鱼泳柳根暗。

川童或群嬉,林女有孤觇。

醉觞岂留行,吟笔靡停占。

临欢兴何长,遵事迹犹暂。

伊予志岩壑,偶官禄石甔。

要须三径足,归迹便可敛。

买林接婆娑,凿涧分潋滟。

田庐常闭门,野艇时放缆。

聊书平生怀,特为异时验。

形式: 古风

答方祐甫感怀见示之作

壮士何憔悴,寒郊独掩扉。

有亲垂素发,为客化缁衣。

风雪灯生晕,尘埃剑失威。

多惭佳句赠,无力助骞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