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

抱痾积闲纵,世味颇能淡。

惟于山水娱,自谓老不厌。

况兹伊洛间,久畜游赏念。

幽扉深隐竹,小约度平堑。

解鞍庇清阴,拂席见残艳。

长溪自南流,小阁忽东瞰。

游人坐兀兀,鸣鸟来泛泛。

蟹潜石穴幽,鱼泳柳根暗。

川童或群嬉,林女有孤觇。

醉觞岂留行,吟笔靡停占。

临欢兴何长,遵事迹犹暂。

伊予志岩壑,偶官禄石甔。

要须三径足,归迹便可敛。

买林接婆娑,凿涧分潋滟。

田庐常闭门,野艇时放缆。

聊书平生怀,特为异时验。

形式: 古风

翻译

抱病已久,享受闲暇时光,对世事已淡然。
只在山水间寻求乐趣,自认为年老也不会厌倦。
更何况在这伊水和洛水之间,长久以来就有游览欣赏的心愿。
竹林深处的幽静小门,计划着越过平坦的沟壑。
卸下马鞍遮蔽清凉,擦拭席子欣赏美景。
长溪从南边流过,小阁忽然向东望去。
游人静静地坐着,鸟儿随意地飞来飞去。
螃蟹隐藏在石洞中,鱼儿在柳根下游动。
孩子们在河边嬉戏,女孩们独自探视。
即使醉酒也不停留,吟诗作画不停歇。
面对欢乐,兴致浓厚,但遵循往事,时间短暂。
我志向在山川沟壑,偶然做个小官,俸禄微薄。
只求一条小路足够,归隐后生活简单。
购买树林连接自然,开凿山涧划分水流。
农舍常常紧闭,野舟偶尔出航。
姑且写下一生情怀,只为将来验证这选择。

注释

抱痾:疾病缠身。
积闲:积累闲暇。
世味:世间滋味。
淡:淡泊。
山水娱:山水间的娱乐。
老不厌:永不厌倦。
伊洛间:伊水和洛水之间。
游赏念:游览欣赏的心愿。
幽扉:幽静的小门。
竹:竹林。
平堑:平坦的沟壑。
拂席:擦拭席子。
南流:从南边流过。
东瞰:向东望去。
兀兀:静止不动。
泛泛:随意。
蟹潜:螃蟹隐藏。
柳根:柳树根部。
川童:河边的孩子们。
群嬉:嬉戏。
吟笔:吟诗的笔。
靡停占:不停歇。
临欢:面对欢乐。
遵事迹:遵循往事。
岩壑:山川沟壑。
石甔:微薄的俸禄。
三径足:一条小路足够。
敛:收敛。
婆娑:树木摇曳。
潋滟:水流荡漾。
田庐:农舍。
野艇:野舟。
聊书:姑且写下。
异时:将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的《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乐的深深喜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病中仍纵情山水,享受自然的宁静与淡泊,对伊洛之间的美景怀有长久的游赏之念。他欣赏竹林幽深的小径,感叹溪流、阁楼、游人、鸣鸟、蟹鱼等构成的生动画面,沉醉其中,忘却世俗烦恼。

诗人感慨自己的志向在山林之间,虽然暂时因官职所累,但内心渴望回归田园,过上“三径足”、“归迹可敛”的生活。他设想购置树林、开凿溪涧,过着闭门读书、乘舟游玩的闲适日子。最后,他写下此诗,既是对自己心境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希望此诗能成为日后验证自己人生选择的凭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方祐甫感怀见示之作

壮士何憔悴,寒郊独掩扉。

有亲垂素发,为客化缁衣。

风雪灯生晕,尘埃剑失威。

多惭佳句赠,无力助骞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答王詹叔见寄

詹叔好古者,卓立自既冠。

有如骐骥儿,一纵不可绊。

近闻治周易,颠倒爻象彖。

此书号精微,义与天地贯。

吾知子之道,不止今所叹。

新诗溢巾幅,见寄警庸懦。

喷薄百丈泉,峭绝万仞岸。

感激气为振,把诵手屡盥。

阴风吹寒城,岁暮云物换。

丈夫及壮时,功名当照烂。

无为但默默,饱食大躯干。

为报乏琼玖,君其取章断。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答圣俞设脍示客

梅侯三年江上居,盘羞惯饱鲚与鲈。

客居京城厌粗粝,买鱼斫脍邀朋徒。

孰亲刀匕擅精巧,闺中丽人家本吴。

缕裁长丝叶剪藿,饤饾自与寻常殊。

霜橙捣齑饭香稻,一饱岂顾家有无。

我虽目病兴不浅,坐想落纸霏红腴。

雕盘隽味傥可再,赠子玉酒随长鱼。

形式: 古风

答仲章别后见寄

会合非素期,追欢得同好。

旅情忘郁约,春事入吟啸。

子行反崤巩,我去旁嵩少。

怅望洛阳花,金樽不同倒。

形式: 古风